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欧美、港澳台、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区域的科技合作,大力拓展与东盟的科技合作,扩大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大力开拓和构建对外开放合作的渠道和平台,加强先进技术、人才、项目、资金和管理的引进,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水平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校(院)企科技合作,引导高校、院所智力资源向市县的企业转移。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平台。大力引导和支持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六)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创新绩效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科技宏观协调机制,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制定和完善创新计划统计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完善各级人民政府实施创新计划考核和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计划奖励办法,对实施创新计划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创新计划的宣传。
附件:1.《钦州市创新计划(2011-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表
2.《钦州市创新计划(2011-2015年)》年度目标任务数
3.《钦州市创新计划(2011-2015年)》各县区目标任务分解方案
附件1
《钦州市创新计划(2011-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表
重点任务
| 主要内容
| 牵头部门
| 参与部门
| 参与县区
|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 1.推动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
| 市工信委、科技局
| 市发改委、国资委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2.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市工信委
| 市科技局、发改委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3.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
| 市科技局
| 市发改委、工信委、国资委、总工会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4.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市科技局
| 市发改委、工信委、农业局、林业局、国资委、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5.实施创新方法进百企行动计划
| 市科协
| 市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局、国资委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工程
| 1.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 河东工业园区管委
| 市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住建委、交通运输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税局、地税局、供电局、招商局、金融办
|
|
2.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 市科技局
| 市发改委、工信委、住建委、环保局
|
|
3.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 市科技局
| 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招商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4.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 市工信委、科技局
| 市发改委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三)科技兴农能力提升工程
| 1.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 市科技局、农业局
| 市发改委、教育局、林业局、质监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2.加快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
| 市农业局
| 市工信委、科技局、林业局、质监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3.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 市农业局、科技局
| 市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4.大力推进农村信息技术的应用
| 市科技局、农业局
| 市工信委、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5.建设良种培育中心
| 市科技局、农业局
| 市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6.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 市科技局、农业局
| 市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四)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 1.加强工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 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局
| 市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局、教育局、农业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2.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 市农业局
| 市科技局、教育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3.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
| 市科技局
| 市发改委、工信委、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国资委、科协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五)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工程
| 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 市科技局
| 市发改委、工信委、农业局、林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卫生局、环保局、质监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科协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2.加强科技成果集成应用及推广示范
| 市科技局、工信委
| 市发改委、环保局、农业局、教育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六)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
| 1. 支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 市知识产权局
| 市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局、国资委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2.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
| 市知识产权局、工信委
| 市科技局、国资委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3.强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 市知识产权局
| 市科技局、工信委、国资委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4.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 市质监局
| 市知识产权局、工信委、国资委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七)科技惠民能力提升工程
| 1.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 市科技局、科协
| 市工信委、农业局、卫生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
2.开展科技富民强县试点示范
| 市科技局
| 市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有关县区共同参与
|
3.组织开展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示范
| 市农业局、科技局
| 市工信委、教育局、住建委
| 各有关县区共同参与
|
4.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市环保局、科技局
| 市发改委、工信委、农业局、住建委、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各有关县区共同参与
|
5.加强社会管理科技创新
| 市科技局
| 市卫生局、农业局、质监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县区共同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