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扎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扎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区域供水”,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城乡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方式,通过以中心水厂辐射农村,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让农民群众喝上干净的自来水。2011-2013年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60宗,解决81万农村人口和6万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全面落实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目标任务,2011-2013年建设小型水源工程、渠道防渗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50宗,新增灌溉面积3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2万亩。
切实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2011-2013年,重点推进松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渠道防渗249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抓好长茅、南扶等6宗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
(四)实施水生态坏境和水土保持工程。
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重点,落实水保林封禁治理和塘坝、谷坊、截水沟、溪沟整治等建设任务,2011-2013年完成儋州、万宁、东方、乐东4个市县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0平方公里。
(五)全面落实防洪非工程措施。
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2011-2013年,通过新建、改建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水环境监测中心、水质自动监测站、水环境应急监测、PDA应用系统、水土保持监测总站等水文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和完善水文现代化服务和管理运行体系,满足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全面完善和提升各级三防指挥调度系统。根据全省特别是基层“三防”指挥调度系统建设现状,切实加快视频会商延伸到乡镇项目系统,全省防汛防风预警系统,重点水库、主要江河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和“三防”数据指挥调度中心系统的升级改造,全面提高我省防风防汛防旱应急处置能力。
切实抓好防汛物资储备。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国家、省级、县级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抓好编织袋、土工布、冲锋舟、救生衣等各项防汛物资的储备,确保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需要。
三、工程投资和资金筹措
2011-2013年,根据全省水利建设需求和可能,适度超前,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确保中央水利专项规划内项目的顺利实施。要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投资,切实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资金筹措要重点确保事关全局的水源及灌区工程、防洪减灾工程、供水安全工程、水资源节约工程建设的需要。资金筹措以中央和省级资金为主,市县投资为辅,投资比例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确定。非工程措施资金投入,以省级资金和市县投资为主,尽量争取中央财政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