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的业务转型,发展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降低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成本,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鼓励信息通信、现代物流、动漫创意等行业的服务外包企业,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建胜信息产业园、昆山软件园等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园区建设,积极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扩大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三)完善服务配套 增强产业支撑。
1.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信网络化、宽带化、无线化,大力支持、培育无线宽带和光纤到户(FTTH)接入,积极推进新一代互联网网络的应用研究和建设,切实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加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大对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园区)网络资源的建设投入,全面提高产业集聚区通信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服务水平,以便捷、通畅的网络服务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进一步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
2. 优化电子商务配送体系。依托城市港口、交通和区位优势,整合现有工业、外贸、商业、仓储和交通等物流信息资源,发展与电子认证、网络交易、在线支付协同运作的物流配送服务。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模式,充分利用苏州作为“全国物流示范城市”所拥有的三个优势项目平台,推进数字物流体系建设,建立物流信息数据开放机制,构建大物流信息平台,进一步汇集物流服务企业与仓储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实现集中调配与对接,提高物流服务效率,提高物流配送企业的技术含量、服务质量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形成有效支撑电子商务广泛应用的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3. 建立健全安全认证体系。大力推进数字证书在电子商务运行的全过程及各环节的技术应用,探索电子认证服务机制和认证模式,建立以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为目标,加密技术、认证技术为核心,安全电子交易制度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体系,开发苏州自有的电子商务相关技术产品。抓紧建设苏州电子商务认证授权(CA)中心,负责全市电子商务数字证书的签发、验证和管理,并逐步实现与国家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及国内其他数字认证中心的交叉认证,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4.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认证体系。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认证机制在电子商务中广泛应用,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凡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由权威机构提供知识产权权利认证,构建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探索认证模式,以减少和杜绝交易中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加强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机制建设,引导企业注重知识产权认证保护,在电子商务中开展“正版正货”示范承诺活动,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
5. 完善电子商务支付体系。推进电子商务企业与商业银行等机构探索建立新型的电子商务支付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PBOC2.0标准的面向消费者的电子钱包、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产品,尽快形成由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固网支付以及其他支付渠道构成的新型综合支付体系。依据中国人民银行《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鼓励支持非金融机构开展支付服务,扶持发展以电子商务支付为主要业务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加快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满足电子商务对支付服务通用、安全、便捷的要求。加强支付监管和风险控制,推进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