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子女的根本利益与受教育权利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不同地方的特殊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采取“逐步过渡、循序渐进、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做法,分学校、分阶段逐步实施,科学、合理、积极、稳妥地做好布局调整工作。
3. 坚持学校建设标准化的原则。布点保留的学校特别是对寄宿制学校的校舍在进行新建、改扩建时,要按照国家新颁布的校舍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按标准建好食堂、供水、厕所、澡堂等师生必须的生活设施,切实解决好学生的食宿、学习、安全、卫生、医疗等实际问题。2012年前努力创办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教育质量上水平、办学风格有特色的示范学校,以此推动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积极筹措布局调整资金。积极统筹中央、省拨付的校舍安全工程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中西部农村初中建设资金、幼儿园建设补助等资金纳入中小学布局调整预算,各级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新增财力重点用于布局调整后保留的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建设。凡新一轮布局调整撤并的学校,原则上不再安排任何建设项目和资金。同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布局调整,确保布局调整年度所需资金。涉及到布局调整建设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要减免到位。
5. 加强撤并学校的财产管理。撤并学校的图书仪器、桌凳、设备等资产做到“物随生走”,由教育、财政部门监督,转移到接受生源的学校;土地、校舍等资产,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由教育部门管理。
6、加强学校用地管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是扭转学校“小而散”局面,新建或扩建标准化、成规模的寄宿制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学校用地的批复和手续办理是学校建设的关键,各县(市、区)国土部门要早规划,早准备,统一办理土地手续,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7、加强督查。为确保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按规划实施,市政府督查室每年两次组织相关部门督查各县(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将督查结果予以通报。同时,把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目标考核,考核优秀者予以表彰。
附件:
周口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徐 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