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木垒县加快气象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意见的通知

  三、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一)加快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要将区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我县气象事业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在全县境内主要乡镇及气象灾害易发区布设15个自动加密观测站,目前已布设7个自动加密观测站,2009年至2010年新增8个自动加密观测站,每个观测站县财政配套资金4万元。初步建成自治县气象监测网络,提高对局部地区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雪)、洪水、等气象灾害监测网,草原畜牧的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网,大气成分监测网。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专业监测网,形成功能齐备、布局科学、运行稳定的区域综合观测系统,不断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和水平,增强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二)推进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以提高信息资源数字化、标准化、实用化、集成化和网络化为目标,加快建立气象观测信息汇交共享工作机制,完善气象信息网络化服务。建立和完善自治县灾害普查工作机制,并积极为地方政府提供气象自然灾害信息和牧业、林业、农业等方面数据信息,提高自然灾害信息管理与应用能力。
  (三)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综合应用多种探测资料、预报预测技术,不断完善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等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重点是以数值预报模式为基础,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技术,结合我县气候特点,加快精细化预报预测方法研究,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强化地质灾害等相关气象衍生灾害预警预报,做好影响我县干旱、暴雨、大风、霜冻、暴雪等重大性、突发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预警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努力提高天气预报预测水平。
  (四)建设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避害与趋利并举的原则,组织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及实施方案,建立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加强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要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善服务手段,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数值预报解释应用能力,增加公共服务内容和信息,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多样化、精细化。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城市空气污染、空气质量预报预测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交通、供电、供水、供暖等,提供多方位的气象保障服务。加强旅游气象服务,逐步提高交通相关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加快建设雷电灾害防御技术服务和保障系统,提高雷电灾害的实时监测能力和预报预警水平,提高雷电灾害防御的技术服务水平,降低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各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的播发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子屏幕、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实现气象信息“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扩大气象服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