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 设备档案资料的保存期应保留到设备报废后1年。
6.3.5 技术人员档案的保存期应保留到该人员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1年。
6.4电子资料管理
6.4.1 电子资料应进行备份并标识,设专人管理,定期归档。
6.4.2 电子资料应采取保护、保密措施,无关人员不得接触,未经授权不得调阅、修改。
6.4.3 工程检测报告不得使用电子签名。工程检验报告需要使用电子签名时,应符合《
电子签名法》的有关规定。
7 计算机辅助管理
7.1基本要求
7.1.1 检测软件应通过市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
7.1.2 检测软件必须运行稳定、计算准确、结论正确、用语规范。
7.1.3 检测软件设计应严谨,生成的记录、报告格式应符合相关规定,且能够对各种非法操作进行有效的控制。
7.1.4 检测软件的操作流程必须符合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要求,并应根据标准规范更新,及时修改和扩充。
7.1.5 检测软件应具备实现对检测数据定期自动备份的功能。
7.1.6 检测软件应具备通过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名称进行有关信息的检索、统计。
7.1.7 检测软件应具备对检测数据等信息修改实施监督检查的功能。
7.1.8 检测软件应根据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的要求,并具备数据上传的功能。
7.2安全性要求
7.2.1 检测软件登录应采用权限控制机制,可采取用户名和密码形式,也可指纹识别等形式。
7.2.2 检测软件应能实现对不同人员操作不同功能模块、不同检测项目的权限进行设定和管理:
1.委托登记:仅能对检测流程中委托登记部分规定的功能进行操作。
2.检测人员:仅能对取得岗位资格证书的检测项目进行操作。自动采集数据系统的数据和经审核的检测(验)报告的数据禁止修改。
3.审核人:仅能对检测项目的委托信息、检测数据、计算结果及结论进行审核,但不能修改数据。
4.签发人:仅能对检测项目的相关信息、数据、结果及结论进行签发,不能修改数据,若发现有误应按规定进行修改。
5.报告打印:检测(验)报告自动生成,检测(验)报告打印人员仅能打印检测(验)报告。
6.查询:对查询、统计等进行权限设置。
7.2.3 系统管理员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维护,保持系统运行稳定,禁止进行系统其他操作。
7.3检测数据管理
7.3.1 检测软件应能够记载完整的信息。
7.3.2 检测软件对数据的定义与描述应符合国家、地方验收相关标准的要求。
7.3.3 应确保数据及数据结果符合数据库系统本身的特点与要求,简化语言降低数据的冗余。
7.3.4 数据计算、结果修约、结论判定等数据处理,应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标准和本指导书要求执行。
7.3.5 对录入的检测数据经确认后需要更正应有一定的程序,并可追溯到原数据。
7.3.6 数据库应有5年以上检测数据的容量。
7.4检测数据自动采集
7.4.1 对自动采集所使用仪器进行必要的期间核查。
7.4.2 自动采集的数据应直接进入检测软件,并可通过软件打印检测(验)报告。
7.5检测软件的维护
7.5.1 应定期对软件进行核查,确保软件的功能持续符合相应标准和本指导书的要求。
7.5.2 当软件进行局部修改或增添功能时,应对其适用性进行测试。
附录A
综合管理考核评价记录
机构名称
|
| 检测室名称
|
|
技术负责人
|
| 负责人
|
|
序号
| 评价考核要点
| 考核结果
|
1
| 检测人员
| 定岗定责,持证上岗
|
|
2
| 自行培训,业务考核
|
|
3
| 仪器设备
| 与检测能力一致性
|
|
4
| 定期检定/校准与标识
|
|
5
| 档案管理
|
|
6
| 检测试验过程
| 样品标识与管理
|
|
7
| 样品流转与交接
|
|
8
| 原始记录及信息
|
|
9
| 委托单、任务单、记录、报告相关性
|
|
10
| 报告结论与实际数据符合性,结论是否正确
|
|
11
| 方法
|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
|
12
| 使用标准、规范有效性
|
|
13
| 不合格台帐及记录
|
|
14
| 环境
| 温湿度、防尘、噪音符合性
|
|
15
| 废气、废水、固体物的无害处理
|
|
考核评价:
负责人: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