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际经验证明,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是一个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不竭源泉。当前,上海正加快“四个中心”建设步伐,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城市转型发展必将以知识作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核心要素,知识蕴藏在千千万万的普通公众之中,新区常住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的20%,只有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科学方法得到倡导、科学思想得到传播、科学精神得到弘扬,才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促进知识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水平,为“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提供坚实支撑。
  从浦东来看,“十二五”期间,是浦东“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科普事业,是浦东新区抢占新一轮发展主动权的现实需要。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批准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等重大契机,推动浦东进入了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浦东经济、科技迅猛发展:2009年浦东工业产值比“十五”期末翻一番,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达到2800亿元,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654家、研发机构34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根据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的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发展转型的中心环节,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到2015年,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技金融示范城区。与此同时,科普事业与科技创新两翼同步发展,科普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科委、市科协的大力指导下,创新体制机制,取得很大成效,经市科委考核,浦东新区科普工作2009年被评为全市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全市综合先进奖,继续保持全市先进水平。科普事业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撑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围绕浦东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技金融示范城区的宏伟目标,科普事业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聚焦功能建设、强化智力支持,为浦东新一轮的发展赢得更大竞争优势。
  从科普自身来看,两区合并之后,带来了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加快发展科普事业,是新形势下保持浦东科普在全市领先水平的迫切需要。
  两区合并后,南汇区的优质科普资源以及科普活动品牌注入,给新区科普工作增添了特色与活力,扩展了科普工作空间。与此同时,常住人口增加了107万人,农业(村)人口增至34.4万人,土地面积增加了630平方公里,人均科普经费和享有的设施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被稀释,科普覆盖面的扩大和人均科普资源的减少增加了科普工作难度。如何进一步整合两区科普资源、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构建科普工作网络、促进资源共享,是“十二五”时期新区科普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