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六项机制”,切实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制度保障。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银行主导,监管引领,突出重点,合力推进”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六项机制”建设,力争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制度保障上有新突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推进“六项机制”建设、落实“四单原则”的主体,必须按照银监会、各总行的有关精神,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市场定位,按照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的原则,找准突破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快“六项机制”建设步伐,逐步落实到位。同时,也要发扬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在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有所作为。各级监管部门要在推进“六项机制”建设、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中发挥引导、指导、督导作用,以此次落实国务院会议提出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金融政策措施为契机,适时开展“六项机制”建设和落实“四单原则”专项现场检查,并以此深度推动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六项机制”和有效落实“四单原则”,切实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制度保障。
四、勇担社会责任,清理纠正各种不合理行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及时对相关内部制度进行梳理,清理制约和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要求,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支持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在风险定价的基础上合理浮动,在提高自身效益的同时履行好社会责任。二是除银团贷款外,禁止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乱收费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厉处罚。
五、鼓励金融创新,努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不断满足小微企业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结合当地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小微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研发和推广。一是创新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和推广发挥本机构优势、具有本机构特色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如抱团增信模式、网络信贷模式、简式贷款模式等。积极创新和优化信贷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创新担保方式。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权利和现金流质押等新的担保方式,包括存货、可转让的林权和土地承包权等抵押贷款,以及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股权等质押贷款,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信用贷款方式。三是创新服务手段。发展并创新小微企业贸易融资手段,特别是扩大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探索非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银行业机构可以将信贷产品、资金结算、理财产品、电子银行等产品有效结合,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