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0年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总结和2011年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二)开展天文科技教育活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天文专委会指导广州天文爱好者、天文科技辅导老师组成“广州市中小学天文、地学冬令营(香港)”,观摩、考察香港学生科技社团建设。主办“仰望星空--美丽的星空和神奇望远镜科普展”和中小学生“宝瓶座流星雨专题观测营”活动,展出了从100多年前的望远镜到最现代化的全电脑控制、带电子星图、自动寻星、自动跟踪的先进望远镜系列和大量精美、权威天文图片。

  (三)开展护鸟综合科学实践活动。为拓展视野,丰富学生鸟类科学知识,生物专委会争取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深圳市观鸟协会 “天涯游侠”的老师及协会志愿者、香港狮子会支持,利用深圳湾畔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组织科技教师、辅导员和学生近300人进行水鸟识别活动,提高广州市中学生物教师、辅导员的专业水平,推进广州市学校开展观鸟、护鸟综合科学实践活动。

  (四)保障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顺利进行。市教育局与市科信局、市科协联合主办了广州市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其中,越秀区旧部前小学、满族小学学生为我市夺得2项全国一等奖。为了保和证提高这一活动的质量、水平,市教育局开展了选送参加第26届广东省赛项目的培训班工作,为即将开始的第27届全市、全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做了富有实际意义的准备工作。

  (五)学生科技综合实验活动和学科科技教育教学竞赛性活动成绩斐然。在2011年元旦期间,科技体育专委组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明天小小科学家”青少年科技体验活动全国总决赛活动,我市一举夺得10个金奖,10个银奖。邓羡华、吴美玲、崔丽珊等老师荣获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优秀科技辅导员”,开发区第二小学、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荣获“明天小小科家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市教研室及各学科教研会,配合市科协联合举办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和计算机等学科奥林匹克科技教育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生物专委会组织100多所学校、2000多名学生参加省中学生生物学科教学联赛活动表现突出,分别获得全省学生第一、第二和第九名的好成绩。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环境专委会与市水务局举办的“节约用水”海报比赛、第二届学生环保教育演讲大赛,市儿童活动中心主办的“我的未来我做主”环保演讲赛,“家庭化学实验100秒”征文比赛等均取得了积极成效。2010年,我市青少年科技体育活动成效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围绕“迎接亚运会 创造新生活”主题,在第十一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海模建筑模型、第十二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第十五届“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型和全国青少年无线电定向、测向科技教育活动中,共取得39枚金牌、34枚银牌、35枚铜牌、205个一等奖、258个二等奖、130个三等奖。市教育局获国家体育总局“全国青少年科技体育活动最佳组织单位”奖,白云区少年宫李锦祺老师获“全国青少年科技体育最佳贡献”奖。

  四、加强科技教育研究,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市教育局重视根据新课标要求,提升学科教育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与应用价值,支持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和市教研室深入各学校,推进现代科技教育理论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将科技教育理论探讨、方法研究取得的成果,渗透到教学过程,运用科技特有的选择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指导教师尽量发挥学生个性和科技特长。

  (一)支持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数学专委会配合数学学科实施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测评及展示活动,动员各校组织学生参加“华罗庚金杯”、“希望杯”、“丘成桐数学奖”等全国数学科技教育竞赛活动,加强教师的研究指导作用,增加交流研讨机会,推介先进方式方法,使数学教研辅导活动不断推广扩大,并且培养训练了一批优秀数学学科辅导教师和尖子学生。

  (二)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天文专委会开展“开发中学天文科技STSE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国家教研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探索工作,在取得建设中学天文科普骨干基地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支持建立小学天文科普骨干基地,形成“中小学骨干基地联动,充分发挥社区科普中心基地作用”的运作模式等研究成果。

  (三)越秀区、荔湾区、黄埔区教育局重视全面推进、整体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质量的研究工作。如越秀区在创新特色教育的同时,继续探索研究学生科技教育“三级培训机制”,切实抓好区内省集训队、市中级培训、学校个别辅导工作,进行持续培训,使越秀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保持在广州市、广东省以致全国的领先地位。

  (四)结合实际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研究实践活动。花都区教育局以科技教育为动力,尝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支持狮岭镇冠华小学结合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利用废弃和边角料皮革,开展节约能源研究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益。

  广州大学关工委的左东才、许慈荣、黄钧滎、李富潮等科技导师,常年奔波在番禺区、南沙区农村学校,指导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开展科技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指导番禺区前锋小学、永善小学结合农业生产,开展中草药研究取得多项国家和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指导番禺洛浦中学申报成功第二批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五、加强培训,提高科技教师队伍整体实力

  为了帮助青少年科技教师和辅导员在教学活动中,从实际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强化科技实践活动,不断增加科技教育含金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市教育局加强了青少年科技教师和辅导员培训工作。

  (一)举办地震科技培训班。市教育局与市地震办制订和实施《关于加强广州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后,组织编写《广州市中小学防震减灾读本》,并举办了广州市部分地震监测学校网点、科技教育基地单位科技教师辅导员参加的培训班,请专家学者给科技教师辅导员辅导、交流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知识、经验,进一步提高科技教师辅导员的业务能力。

  (二)加强有效教学研究。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各专委会联系我市新课改实际,积极指导学科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研究,开展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科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确立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与学业水平相互提高目标,为深入开展课改研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开展天文知识培训研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与广东天文学会、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市第四十一中学合作,邀请法国专家Galaxies and Dark Matter开办“国际天文学术沙龙暨《星系与暗物质》天文学术”讲座,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科技领事和科技项目主管、海珠区教育局、区科技局领导和专家学者、天文类校本课程选修学生、部分学生天文爱好者参加培训研讨,活动非常成功。

  (四)举办鱼类识别知识培训班。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生物专委会为了提高中学生物教师辅导员知识水平,举办334人参加的观赏鱼类和常见淡水经济鱼类识别知识培训班,进行专题辅导,介绍广州地区水族馆常见188种观赏鱼类、48种淡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分类方法,丰富参加培训人员鱼类生物学的科技知识、方法和技能,为推动生物科技教育,提供帮助和指导,得到充分肯定。

  (五)进行赛前培训。为了提高科技教育活动质量,科技体育专委会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在第十一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总决赛前,分别在广州市内、番禺区、萝岗区、增城市、从化市,免费组织全市中小学生7万多人(次),进行广州赛区培训和预选赛。协调指导从化市喜乐登青少年科技教育拓展中心(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大使校园项目单位)为亚运会提供服务,举办5期培训班,为亚运会培训志愿者3000多人。

  2010年,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管理、服务不到位;整体工作发展不平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滞后;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科学性、教育性、公益性和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强化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努力解决。

  广州市教育局2011年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要点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对于开创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制定市教育局2011年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要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遵循相关法规,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精神,按照市教育局年度工作计划,全面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二、基本要求

  围绕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创新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需求,以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意识,创新精神,科技实践能力导向,以国内外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城市为榜样,深入探讨、科学确定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地位、目标、途径和步骤。

  以巩固扩展成果为基础,深化改革为动力,扩大工作普及面、增强活动显示度、提高资源投入质量、水平、效益,凸现特色,强力推进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三、主要工作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