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以信阳红茶为主的多种茶类生产。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开发生产信阳红茶等多种茶类,调整产品结构,增加茶叶花色品种,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坚持春夏秋茶并重,高中低档搭配,绿茶与红茶、青茶、黑茶并举,初、精、深加工兼顾,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和人才技术资源,统筹国内、国外两大市场,重点瞄准国内市场,在取得信阳红茶开发生产、制作加工和经营销售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青茶(乌龙茶)、黑茶(砖茶)的试验、示范和开发力度。
扎实开展标准茶园创建。农业部已把标准茶园创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种植业的重中之重,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省信阳市浉河区、罗山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5个县(区)被列为首批全国标准茶园创建县。目前创建工作已经启动,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标准茶园建成展示园、精品园、辐射园、科技园。各级农业部门要做好标准茶园创建工作,把这项辐射带动能力强、惠及百姓范围广的民心科技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全面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以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为目标,尽快建立和完善我省各类茶叶特别是“信阳毛尖”茶的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形成科学的技术指标和生产工艺。以推进食品生产许可为抓手,对茶叶生产企业从原料进厂把关、生产过程控制、成品出厂检验、包装、储运、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实现茶叶质量全程可监控、质量安全全程可溯源,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和完善茶产业标准化推广、检测、评价、信息服务体系,以示范区、示范项目建设带动其他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依托现有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充实检测力量,在郑州、信阳、南阳等市建立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抓好茶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对企业和农民的示范、培训,逐步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动茶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强化宣传营销
加强对我省茶叶品牌的宣传。研究制定打造我省茶叶品牌方案。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重点塑造“信阳毛尖”、“信阳红”、“桐柏玉叶”等我省著名茶叶品牌,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制定我省茶叶品牌管理办法,加强对茶叶知名品牌的保护。整合品牌资源,鼓励一般品牌向名优品牌集中,改变我省茶叶品牌多、乱、杂的现状。支持和鼓励企业对其商标进行国际注册,按国际化标准进行茶叶生产和交易,扩大我省茶叶影响力。规范我省茶叶市场管理,打击不正当竞争,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我省茶叶的品牌形象。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