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智慧旅游建设。建成旅游行业管理系统、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行程规划系统、目的地营销系统、三维虚拟景点系统等,通过各种多媒体终端,向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在线预定、三维虚拟景点等多种服务,为青奥会期间旅游管理、游客引导提供有力支撑。
8、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整合现有的“数字城管”和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等资源,以物联网为载体,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监控、调度、管理、考核及应急指挥的一体化,实现全区域的信息共享、工作互动、无缝对接,确保环卫、市政、园林等基础设施等正常运行和市容、市貌的美观有序,及时、准确、有效地应对城市防汛、扫雪等突发事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9、智慧社区示范工程建设。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控制技术,建设基础设施先进、应用服务完善的青奥村。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标准和行动指南,在建邺区率先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通过整合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关键信息打造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运行社会化、工作规范化、技术现代化的社区工作新模式。 (责任部门:市发改委牵头,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旅游园林局、市卫生局、市人社局、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河西指挥部、建邺区政府、市民卡公司配合)
(七)公共安全工程
进一步巩固平安南京建设成果,提升平安南京建设水平,健全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良好的社会秩序、可靠的交通和消防保障体系、安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和严密细致的保障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显著提升公众安全感,营造城市平安环境。技防街镇、治安卡口、警务查报站建设达标率达 100%;社会可用视频监控探头安装数按年10%幅度增长,到2014年实现23万个;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百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1人以下;有效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活动,统筹管好网上网下两个阵地,防止现实社会非法活动通过网络蔓延;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内再犯罪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人民群众安全感每年保持在90%以上;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全覆盖。
1、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融打防控于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新建和改造 31 个查报站、50 个治安卡点,全市公安巡逻车全部安装GPS和图像传输系统。加强“南京警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全面推进“3.20”工程,加密新增584个点位,配备426辆3G移动图像车,提高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管控效能。
2、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安全监管技术中心,提高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协调工作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决策指挥效率。全面提高企业生产、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水平,逐步形成党委政府主导、部门行业监管、社会单位负责、岗位员工执行、公民积极参与“五位一体”的防控网络。建成 2 个青奥消防站,配齐100米进口登高设备等灭火救援器材,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公共安全事故。
3、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建设。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坚持建设与规范并重、发展与管理同步、推动建立虚拟社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一支千人“红客”队伍,提高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活动,统筹管好网上网下两个阵地,防止现实社会非法活动通过网络蔓延,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