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任务
城市建设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全面实施“共建美好新南京,共享幸福新生活”千日行动计划“七大工程”,即:安居便民工程、交通畅达工程、绿色环保工程、文化彰显工程、市容文明工程、智慧南京工程、公共安全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市容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升人居质量,提高城市区域承载力、综合竞争力和集聚辐射力,更好地彰显南京人文、生态、滨江、宜居的特色,打造百姓宜居幸福和谐新南京。
(一)安居便民工程
坚持城建惠民理念,立足民生需求,积极解决百姓关注的难点热点,统筹推进绿地游园、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淹水片区改造、便民体育设施等民生工程,让百姓分享城建成果,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舒适感和安全感,营造安居怡人环境。城市公共供水水质合格率稳定保持在 100%水平;每年供水企业二次供水改造200处;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10-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达90%;初步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逐步实现老城居民出门300-500米可达绿地游园的目标。
1、提高供水标准。以提高水质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强保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有效整合城市供水资源,以城市水厂代替乡镇、企业自备水厂向居民供水;保护山区水库,建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大力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违法建筑及设施,完善突发性事故应急机制。加快实施北河口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提升饮用水水处理工艺,实施主城八区二次供水抄表到户改造工程,由供水企业进行专业化改造,实现专业化管理,保障二次供水用户水质安全。
2、绿地游园建设。结合项目带动和环境改造,选择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的地区,每年新建绿地游园20个,不断完善我市绿地系统布局,增加基层绿地数量,初步形成以主城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分布均匀、特色显著的绿地游园框架体系。
3、保障房建设。以实现“住有所居”为宗旨,重点提高住房保障质量内涵,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 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有效缓解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力争在全省率先将全市20%的户籍人口纳入保障范围。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市新开工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1900万平方米,竣工1100万平方米。
4、“城中村”改造与居住区环境整治。按照建设人民幸福城市的要求,推行改造与整治相结合,最大限度争取、利用土地开发、拆迁安置、社会综合保障等优惠政策,全面完成绕城公路周边及以内的成片“城中村”项目改造和整治;完成老城内危旧房改造130万平方米;完成主城范围内110个居住区环境整治,完善基础配套和物业管理,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区百姓生活品质,建设和谐宜居社区。
5、无障碍设施建设。重点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坚持新建无障碍设施的同时,加大对道路和旧建筑物的无障碍改造力度;开展大规模的整顿清理行动,消除无障碍设施被占用、被破坏的现象;建立健全无障碍建设管理督导队,加强对全市无障碍建设、管理和检查监督工作。
6、公厕整治。每年新改建20座公厕,以方便、清洁、节能、美观为目标,通过调整公厕内部布局,完善设施和功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提升新建公厕的建筑品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部分区域,试点安装移动环保公厕,进行拾遗补缺,逐步解决公厕不足。
7、淹水片区整治。通过综合整治河道、消除束水节点、改造排水管网、建设排涝泵站等工作,逐步建成行之有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完成一批防洪排涝项目,全面提升防汛排涝能力和暴雨抗灾能力,提高预警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