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质量兴省战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8、推进质量信息化建设。依托现代网络资源,加快质量信息网络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金质工程”建设与“金关”、“金农”、“金宏”等工程的对接,建立全省质量信息监测、共享和综合发布体系。运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依托物品编码与组织机构代码等基础信息资源,加强质量信息的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提高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质量安全动态监管、质量风险预警、突发事件应对、质量信用管理的效能。

  六、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29、培育先进质量文化。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引导企业树立“质量是生命”的理念,实施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强化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将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自觉抵制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通过质量法制和质量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全民质量素养和质量意识,倡导理性科学、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观念,培育诚信至上、公平正义的质量道德风范,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30、加快质量人才教育培养。通过质量知识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提升全民质量素养。开展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试点示范建设,积极向中小学生宣传质量知识,培养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增加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促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及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在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设立质量管理相关专业,培养质量专业人才。建立和规范各级质量教育培训机构,重点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质量培训,大规模培养掌握工艺操作技巧的熟练工人,提高企业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到2020年,质量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在实行市场准入行业的企业关键质量岗位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31、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规则。把优质安全作为扩大内需的积极要素,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倡导优质、安全、低碳、文明的消费模式,促进生产要素和优质资源向优秀品牌和优势企业流动。反对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形成公平、公正、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32、建立质量安全社会救济机制。积极探索实施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产品质量社会救济机制,推行以侵权责任赔偿为主的产品质量责任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制度,建立保险人监督被保险人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的新型监督机制,并逐步推广到服务和工程领域。引导企业、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以及评估机构实现合作共赢,完善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切实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33、提升社会中介服务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计量校准、合格评定等社会中介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质量技术服务,推动质量技术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加强质量协会工作,开展质量管理小组(QC)和质量志愿者活动。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在质量政策、技术创新、品牌培育、标准化、科学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咨询服务,及时反映企业及消费者的质量需求,依据市场规则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行业、服务企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