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公益性互联网服务的均等性,每人每日上网时间原则上累计不得超过2小时,在电脑空闲的情况下成年人可以再次登记上网2小时。
2.丰富服务内容
(1)电脑桌面一站式多功能导航服务。全市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互联网信息浏览与查询服务;电子文献阅览、信息资源导航、检索、参考咨询等数字图书馆服务;影视欣赏、健康益智类游戏等休闲娱乐服务;贴近本地需求的信息应用服务;与计算机、网络应用有关的各类学习、培训服务,并实现电脑桌面一站式导航服务。
(2)电子文献免费查询、下载及网络应用培训服务。免费查询、下载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已购买的所有数字文献和信息,免费获得图书馆开展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等。
(3)嘉兴数字图书馆服务。全市居民凭图书馆借阅证,在任何时间、市域内任何地点登陆嘉兴数字图书馆,免费查询、下载数字文献信息。
(4)弱势群体服务。公共电子阅览室以未成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低收入群体为重要服务对象。在市、县级公共电子阅览室为残障人士开设听书、听音乐服务。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机位应分开管理,选择适合少年儿童浏览的网站,实现电脑桌面一站式导航服务。
3.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1)定期开展宣传类活动。积极组织策划和举办各类宣传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展公益性上网服务的宣传,提高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公众知晓度。
(2)定期开展网络文化主题活动。制定主题活动计划表,结合社会热点、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等,积极策划群众喜闻乐见、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
(3)定期开展优秀数字资源推介活动。结合相关主题活动,制作资源专题,开展专题资源推介;以市、县级支中心及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固定播放为主、流动播放为补充,每月至少一次组织群众收看文化共享工程节目,并对服务情况进行记录。
(4)定期组织开展辅导与培训。结合群众的需求特点,组织实用技术、科普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或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辅导与培训,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公共电子阅览室读者培训新模式。
(三)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
1.严格实行准入制度。在原有各级文化共享工程中心、基层服务点基础上,对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实行准入审核备案。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由本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其中县级以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由县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具体备案程序及步骤按省文化厅的规定和要求实施。
2.统一服务界面和技术支撑平台。使用全省统一的服务界面和技术平台,强化对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技术支撑。提供规范的技术、设备维护,实现集中管理、全面监控等功能,确保公共电子阅览室安全运行。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