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扶贫减负到农家
利用春节期间,各级农业部门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当地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有重点地慰问贫困农户;因地制宜,指导欠发达乡镇搞好农业产业规划,扶持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实行科技扶贫。同时,全面取消固定向农民收取的村提留,坚决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需向农民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制度,继续开展涉及农民建房、农村教育领域收费的专项治理,进一步落实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畅通涉农负担投诉监督电话,加大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宣传力度。
(九)绿剑护农到农家
加强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各县督促和帮助10家农资企业建立健全“一卡一书”(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信誉卡、质量承诺书)、“两账两票”(农资产品进销台账、进销票据)和农资管理基本制度,实现农资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举办全省第二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组织1000名农业执法人员,300家良好信誉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到村设摊,展示展销优质农资产品,宣传科学使用农资技术,提高农民识假辨假和自我保护能力。
(十)科技书报到农家
围绕《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赠送一批科技书籍、光盘、科普资料、农村信息报等。充分利用《科教兴农》电视栏目资源,把《致富经》、《农科苑》等电视片发送浙江农业信息网,供农民群众点播;运用农村信息报介绍各类种养技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有条件的地方,帮助建立科技书屋,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阶段):2006年1月上旬至1月中旬,各级农业部门全面部署、宣传和动员开展“强农富民送科技”活动,省级举行“浙江省强农富民送科技活动”启动仪式。要求各市、县(市、区)1月10日前开展一次有声势、有规模的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市农业局负责将活动情况于1月15日前报我厅科教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1月下旬至3月中旬。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各项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6年3月下旬。各级农业部门对开展的“强农富民送科技”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好的做法和典型,并进一步巩固成果。
四、有关要求
为保证“强农富民送科技”活动的顺利进行,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把“强农富民送科技”活动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落实具体职能部门,集中精力,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上下联动,狠抓落实。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争取资金投入,真正把“十到农家”落到实处,使基层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党的温暖、尽快学到农业技术、全面增强科技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