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涉讼的资产;
(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省、市政府组织资产清查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行政事业单位认为需要进行资产清查的;
(七)市财政部门认为应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行政单位之间的产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由市财政部门或者市政府调解、裁定。行政单位与非行政单位、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由行政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市财政部门同意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市财政部门或者市政府申请调解、裁定。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事业单位应提出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由市财政部门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和被侵占的国有资产;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由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市财政部门、市级各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以及上缴、管理国有资产收入或者下拨财政资金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