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4.茶叶产业。以生产优质茶叶为主线,大力开发名优茶和有机茶,重点发展婺城、东阳、武义、磐安等地茶叶产业,形成无公害茶叶产业带。其中,武义发展有机茶,磐安和东阳发展龙井茶。整合品牌资源,进一步做大武阳春雨、磐安云峰、东白春芽等品牌。到2015年,全市茶叶面积达到40.5万亩,产量3万吨,其中名优茶1.8万吨,茶叶总产值达到17亿元。有机茶颁证面积达到7万亩。
  5.水果蔬菜产业。
  水果:以培育打造“精品果业”为目标,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品种结构,加快设施栽培,提高生产能力,确保产品质量。到2015年,水果面积稳定在70万亩,产量70万吨,产值28亿元,设施大棚、棚架栽培面积达到8万亩,喷滴灌面积达到20万亩。制定特色水果有关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广标准化面积30万亩。建设10个特色水果精品园,建立100个现代农业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开发建设20个休闲采摘观光果园,培育市级及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0个。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水果优势产区,形成3个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带:建设以婺城、金东、义乌、永康、浦江为重点的葡萄产业带,面积达到10万亩;建设以金东、东阳、义乌和武义为主的梨产业带,面积稳定在12万亩;建设以市区和兰溪为主的杨梅、枇杷产业带,面积稳定在12万亩。
  蔬菜: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调控能力,确保全市“菜篮子”商品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供应均衡。加强蔬菜基地道路、排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大棚、微灌等设施,建设一批对市场供应影响大的规范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以集约化育苗为重点,推广穴盘育苗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蔬菜品质和生产水平。推广应用低毒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和非农药防治技术,提高上市蔬菜安全质量。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1万亩,总产量100万吨;山地蔬菜面积达到13万亩,总产量31万吨;大棚设施面积6万亩,其中标准化钢架大棚4万亩。
  6.中药材食用菌产业。以东阳、磐安为主,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其中东阳以元胡、贝母、杭白芍为主,磐安以生产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天麻、玉竹为主,到2015年,全市中药材面积达到10万亩。以武义、磐安为主发展食用菌产业带,优化品种结构,深化开发花菇、杏鲍菇、灵芝等品种,全市食用菌总产量稳定在5000吨左右。
  7.花卉苗木业。以优质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和花木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重点,开发茶花、桂花、兰花、樟树苗等传统品种、乡土树种,以及佛手盆景和鲜果。以市区为主,形成花卉苗木产业带,在婺城的安地、雅畈、竹马,金东的澧浦、赤松以及义乌佛堂等地,打造百里花木长廊。全市花卉苗木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产值21亿元。
  8.水产养殖业。围绕“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养殖模式推广、渔业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特色产业培育、渔业社会服务和支撑体系建设”等六大领域,努力实现“两园三区一带”渔业发展总体布局,将我市建成省内一流的龟鳖类无公害养殖园和蚌鱼联养生态园,建成钱塘江水生生物资源生态养护区、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区和特色渔业养殖区,建成浙中都市型生态休闲渔业带。到2015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30.5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16.5亿元。以婺城、金东、兰溪、义乌和武义等地为主,发展珍珠养殖6.08万亩;以婺城、金东、兰溪、永康、义乌和武义等地为主,发展甲鱼养殖,产量达到8780吨。发展大鲵、泥鳅、小龙虾、罗非鱼、观赏鱼等名优产品,大力推广生态、健康的养殖技术,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初级水产品。
  (二)促进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1.葡萄产业。加快建设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设施葡萄,扩大无公害、绿色、标准化鲜食葡萄品种覆盖率。适度引进优良无核鲜食和高档酿酒葡萄品种,积极发展葡萄产业的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通过5年的发展,把我市建成浙中最大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基地之一,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培育出一批品牌产品,使其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
  2.佛手产业。以赤松、罗店等乡镇为龙头,带动北山沿线其他乡镇发展,逐步扩大佛手种植面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开发佛手小果矮化盆景,抓好佛手酒、佛手饮料、佛手药物的深度开发,充分利用佛手产地名胜古迹和双龙景点优势,开发与黄大仙文化融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