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是保障粮棉高产创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工作中要在三个方面搞好突破。
一是技术服务要有突破。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并落实相应技术承包责任制。
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有突破。要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向大户、合作社集中,万亩示范片要以大户或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生产。
三是对高产创建地片上的水、路、林等基础设施进行使用权确权管理,切实做到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三、测产验收
按照省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测产验收《办法》组织实施。
测产步骤
1、前期准备。专家组首先听取高产创建示范点县农业部门汇报高产创建、测产组织、自测结果等方面情况,然后查阅高产创建有关档案。
2、制定方案。根据汇报情况和档案记载,专家组制定测产验收工作方案,确认取样方法、测产程序和人员分工。
3、实地测产。根据专家组制定的测产验收工作方案,专家组进行实地测产验收,并计算结果。
4、汇总评估。专家组对测产结果进行汇总,并进行评估认定。
5、出具报告。测产结束后,专家组出具测产验收报告。
四、项目总结
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实施成效。高产创建“十、百、万”示范面积、平均亩产、增产增收、辐射带动等。
2、具体做法。包括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政策配套、资金投入、建立档案、规范标牌、技术指导、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专业化服务、观摩交流、宣传发动、考核激励等。
3、经验启示。高产创建在推动工作落实、挖掘单产潜力、促进科技转化、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与启示。
4、下一步打算和建议。
五、工作考评
(一)考核内容
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分办法。在年度高产创建项目结束后,根据完成情况对产量指标、标牌规范和工作措施等情况作出量化考核评价。考评结果要予以公示,接受监督。
1、产量指标考核(50分)。主要考核“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及高产辐射带动田产量指标完成情况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田建立情况。测产方式由各级农业部门统一按照省农业厅制定的粮棉测产验收办法进行测产。遵循县级自测,市级复测,省级抽查确认的原则。
2、标牌规范考核(10分)。各示范县(市、区)要严格按照省农业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标牌的通知》(鲁农生字〔2009〕4号)的通知要求,在每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内竖立一处醒目的永久性示范标牌,标牌形式规范,标牌内容明确。3、工作措施考核(40分)。主要考核组织领导、机制创新、责任落实、技术落实、专业化服务、示范宣传、档案建立、资金管理、总结上报等方面的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