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固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固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固政发〔2011〕16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事业单位:
  《固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报自治区气象局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固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进一步促进固原气象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提升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固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宁夏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固原气象事业发展回顾与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宁夏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固原市气象局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和服务水平,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初步建立,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气象监测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五年间,气象监测业务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完成了固原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处理中心建设任务,固原新一代天气雷达顺利通过测试验收,投入业务运行;固原6个国家级气象站2006年进入自动观测为主、人工观测为辅的自动站单轨业务运行;完成了风云2号静止气象卫星中规模利用站资料接收系统建设;完成了区-市、县视频天气会商系统建设,实现了实时交互收看到包括音频、视频、操作演示;完成了六盘山雷电定位监测系统建设。完成了4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和5个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为标志的固原区域天气监测网和干旱监测网建设任务。气象观测基本实现从人工观测为主到自动化连续观测的跨越,观测的领域不断扩展。
  (二)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更加完善。 “十一五”期间,全市气象网络信息系统得到加强和完善。建成固原市到银川10兆MPLS VPN数字电路,到各县局4兆MPLS VPN数字电路的主干通信网络。固原市气象局局域网以3层交换机为核心,楼层交换和服务器访问达到了千兆,桌面百兆。网络机房配备安装UPS后备电源。完成了新一代卫星通信气象数据广播地市级接收系统和风云2号卫星云图接受系统的升级建设。完成了6个气象观测站天气实况视频监视系统建设;新增了2台服务器和2台交换机,市级气象信息网络设备进一步升级。
  (三)气象预警预报能力明显提高
  1. 初步建立了固原市预报综合业务系统。包括短期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和专业预报系统等。发布临近短时、短期和短期气候预报预测产品,发布紫外线、人体舒适度、供暖气象指数和电力负荷气象指数等专业预报产品,通过网站发布固原市乡镇级精细化预报产品。
  2.引进了固原市人影指挥系统。初步建立山区对流云、冰雹云判别指标,开展人影作业条件潜势订正预报业务。人影指挥能力有了明显进步。
  3.进一步完善了固原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发布业务流程,建立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短信发布平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预报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与市国土局联合发布本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建立地质灾害防御和信息资源共享合作长效机制。
  4.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和自动站等探测资料应用不断加强,暴雨、冰雹等强对流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预报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四)公共气象服务取得显著效益。初步建成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开展电视天气预报、“12121”、手机气象短信息服务,天气预报信息成为政府网站的一个重要服务内容。2006年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市气象工作的意见》,2008年建立了1941人的固原市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固原市气象局及各县气象局于2008年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短信发布平台,负责向所辖区域内气象信息员发送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推进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2010年建立62个乡镇和21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气象信息服务站。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基层气象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联合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服务、城市空气污染、空气质量预报气象预报服务;加强了雷电灾害防御技术服务;气象服务产品更加丰富,社会公众覆盖面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