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灶改
灶改方式有两种情况:一是动员村民将厨房搬到一层,硬化火塘周围地面,改墙体为砖墙。二是改火堂、炉灶、老虎灶为省柴灶,并对炉灶周围半径1m左右进行硬化处理,用不燃材料制作烟囱,并使烟囱高出屋顶50cm以上,与木板等可燃物保持24cm的安全距离。同时提倡使用安全、节能的新型燃料,如液化气、沼气等;三是鼓励群众改造厨房,即在木楼底原火塘处砖砌到二楼,在二楼打好混泥土版面来建设砖混厨房。
3. 水改
每个村屯(寨)应结合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消防水源、高位水池、露天水池和消防给水管网系统,安装消火栓,同时实行消防与生活用水共用主管,并布设生活用水支管。根据村寨大小修建容量不同的高位消防水池:50-199户建1-2个120吨的高位消防水池,200户-399户建(2-3个120吨)的高位消防水池;400户以上建3-4个120吨的高位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给水管网,安装消火栓,消火栓和消防给水管网要覆盖全村寨。从高位水池至村寨消防主干管均采用Φ100mm的镀锌管,再从主干管上引出支管Φ80mm安装SN65消火栓头。另外,村寨中选取适当位置修建露天蓄水池或者蓄水塘(20-30立方)。
4. 寨改
即通过开设防火隔离带,实施大寨化小寨,使每片房屋的户数尽量不超过50户。两侧是木结构建筑的,隔离带宽度不应小于10米;两侧是砖混结构的,隔离带宽度不应小于4米;一侧是砖混,一侧是木结构的,隔离带宽度不应小于6米。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采取的办法有:一是鼓励将规划开设防火隔离带的农户进行拆迁,留出空地作为防火隔离带。对于拆迁户宅基地的落实,由村委或村组负责协调,政府对拆迁户适当给予宅基地和拆迁补助。二是在非重点旅游和民居保护村寨,鼓励规划开设防火隔离带的农户拆木楼建砖房,使之形成自然的防火隔离带。防火带两侧不宜开设门窗,侧墙的高度应高于相邻木结构房屋1米以上。
5. 消防器材配备
消防器材主要包括微型消防车、消防摩托车、消防泵、消防水枪、消防水带、警报器材、照明器材、攀登和破拆器材等,并视情况配备消防战斗服和头盔、水鞋等防护装备。每个村寨设置2到4个永久性的器材配备点,其中一个为主要器材配备点,其余为辅助配备点,每个辅助配备点应配备消防水带6盘,消防水枪3支,分水器一个,主要器材配备点应视情况配备消防战斗服和头盔、水鞋等防护装备,警报器材、照明器材、攀登和破拆器材等,水带不少于10盘,水枪不少于5支,配备手抬消防泵并储存不小于3小时的燃油用量。每个乡镇购置微型消防车、消防摩托车各2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