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培育:做强做大升华拜克、数康生物、佐力药业、我武生物等现有企业;加快建设金诺康、金时代、特瑞思等新建企业。至2015年,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家,其中超30亿龙头企业1家。
技术突破:重点开发重大疾病、传染病等人类疾病诊断试剂(芯片),新型疫苗、生物技术药物、干细胞及再生医学技术;大力创新和应用生物药物(农、兽药)绿色生产工艺,大幅度降低药物生产成本、减少环境影响。
节能降耗: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加快淘汰与现代生物医药不相适应的技术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装置;积极采用节能降耗明显的重大工艺改进技术;新建企业必须落户集中供热区域内。
环境保护: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支持废弃物利用改造项目,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因子;新建项目(包括改、扩建项目)必须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充分考虑循环利用,实行污染物最小量化的清洁生产。
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产业平台建设
以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强特色产业生态工业园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一是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突出规划引导,重点建设吴兴东部光电、吴山新能源、临沪节能电梯、临杭装备制造、南太湖生物医药等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工业园。到2015年,力争完成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基础设施投资40亿元以上;以临沪节能电梯、临杭装备制造为核心,初步建成全国电梯产业新高地和环杭州湾先进装备产业基地;以东部光电产业园为核心,初步建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光伏和LED产业生产基地;以南太湖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基地。二是着力推进工业平台整合提升。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整合各工业区块,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建设,到2015年,集聚区内基本建成康山精密装备、临港装备、长兴李家巷电气机械等9个专业园。三是着力推进产业公共软平台建设。加快南太湖科创中心等新兴产业孵化器建设,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初创企业及项目的引进孵化。深化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合作,继续推进我省与中科院的“432”合作计划,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若干个带动作用强、辐射效益大的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区域创新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