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质量惠民工程。开展产品质量惠民行动,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巩固深化“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活动,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质量监管,让百姓吃得健康、用得安全。开展工程质量惠民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狠抓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工程等质量管理,让群众住得安心、住得舒心。开展环境质量惠民行动,围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循环经济试点,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低碳经济,让湖州的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开展服务质量惠民行动,大力发展物流、信息、科技、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提升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高社会治安、公共安全、防震减灾等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快乐感。
4.质量提升工程。全力提升产品质量,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农产品以及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建立完善质量安全区域监管办法,加大对涉及健康安全的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劣等违法行为。全力提升工程质量,重点解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企业工程质量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市场与现场联动机制,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环节,严格实施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全力提升服务质量,重点解决服务企业规范化水平不高、品牌意识不强以及质量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探索建立以服务标准化为基础、服务品牌为纽带、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的服务业质量管理新模式,促进服务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全力提升环境质量,重点解决水源、土壤和城市空气污染等问题,强化环境污染源头控制,严格环境准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低碳经济,切实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5.质量文化工程。开展质量法制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普及质量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全民的质量法制观念,督促企业切实履行法定的质量义务,引导广大用户和消费者运用质量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开展质量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把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分层开展企业经营者、质量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员工的质量法规、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展质量强市建设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各行各业思质量之举、谋质量之策。加强对质量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曝光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质量月”、“3·15”、“世界标准日”、“国际计量日”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质量强市建设事业。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