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对照工信部发布的《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按照市政府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琉璃瓦和热电整合整治3年行动计划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4个行业整合整治,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通过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用煤需求。
(三)推进电力工业结构调整
停建燃煤纯发电机组,限制现有燃煤电厂扩能,推进燃煤电厂节能技术改造,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加大能源供应调控力度,大力推进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大容量、高效率的燃煤火电机组发电上网。实施“以大代小”、“上大压小”和小机组淘汰退役,提高单机容量。大力推广水煤浆技术,提高电厂清洁燃料掺烧比例。加强电源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受电能力和供应可靠度。扩大外电输入,减少本地电煤用量。在气源有保障的条件下,加快发展天然气发电。
(四)整合发展热电联产
优化调整热力布局,加快供热管网建设。有序推进现有燃煤热电厂整合及迁建,积极稳妥地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市区快速内环线以外5公里范围内,不再保留燃煤热电厂;鼓励工业园区建设背压供热机组。推进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全面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的所有燃煤小锅炉,鼓励用热单位建造燃气锅炉。太湖新城范围内全部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加快燃煤热力机组技术改造,推广长输热网技术,扩大供热半径,提高输热能力。实施市区热电行业整合整治。
(五)加快推进“煤改气”工作
充分利用“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建成的有利契机,增强气源保障,加大天然气利用,推进“煤改气”提高供气普及率和覆盖面。在负荷中心适度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和调峰发电,在太湖新城等区域开展分布式能源示范试点。推进天然气储备基地建设,稳定市场供应,应对市场波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煤改气”的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解决天然气价格相对较高问题,加快推进“煤改气”工作顺利开展。
(六)实施重点节能技改工程
积极组织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符合我市实际的重点节能工程,进一步提高设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大力推进燃煤工业窑炉热源改造、燃烧系统改造、窑炉结构改造、窑炉保温改造、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以及控制系统节能改造等技术改造。加快实施燃煤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逐步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轻质柴油等清洁能源。采用低压旋风预热分解系统、保温耐用新型炉衬材料、高效燃烧器、高效熟料冷却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与检测、系统余热利用等技术对现有水泥生产线进行综合节能改造;采用节能型隧道窑、内燃烧结、蓄热式加热、余热利用、稀码快烧、煤气化燃烧、燃气燃烧及窑体改造等技术,对建材、陶瓷等燃煤工业窑炉进行节能改造;改造钢铁企业球团回转窑、石灰窑、耐火材料窑;采用加装预热器、换热器等方式,回收各种窑炉烟气余热,优先把高品位余热余能用于做功或发电,低品位余热用于空调或生活用热。按照协同推进的原则,市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加强指导、协调和督促,确保完成燃煤窑炉整治任务。
(七)强化重点耗能企业监督管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