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郊区城市化地区和城郊结合部的社会建设和管理
在全市范围内,统筹社会管理资源,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增强社会管理力量。加强和创新大型居住社区社会管理,将资源配置、管理力量和财政投入向大型居住社区倾斜。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综合整治,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拆除力度。强化对来沪人员的管理和服务。(牵头部门:市编办、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公安局)
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城乡土地同地、同权的共享机制
(一)加快农村土地(房屋)确权
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到户,并开展土地承包权登记试点工作。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农用地使用权证和宅基地使用权证的确权登记,力争用两年时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该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加快制定农村宅基地及利用宅基地建造的村民住房房地产登记办法,推进农村房地产登记工作。(牵头部门: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
(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发挥引导规范流转的作用,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探索和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尽快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平台。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收益的分配机制。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理,稳妥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工作,促进小城镇建设。(牵头部门: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
四、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形成城乡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态势
(一)支持郊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郊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服务经济发展规模,增强郊区经济实力,提升郊区居民生活便利度。依托郊区制造业产业区块,集聚发展为制造业紧密配套的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各类专业型生产性服务业。结合郊区新城建设,积极发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推进郊区商业设施合理布局。围绕迪士尼、崇明生态岛等标志性旅游资源的开发,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快发展特色服务业。结合郊区城镇化建设和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要求,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及创意、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结合上海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高技术服务业在郊区服务业中所占比重。(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