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的通知


  (三)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全省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应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统筹规划,调整运输结构,优化布局,完善网络,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提升技术水平,加强运输管理,降低能耗,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三、“十二五”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全省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在“量”上继续保持旺盛需求的同时,在“质”上也将更加多元化,进出川客货运需求与省内各经济区间的客货运需求也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客货运输需求。到2015年,预计客运量达到33.4亿人次,比2010年增长36.9%,年均增长6.5%。客运周转量达到1662.7亿人公里,比2010年增长34.7%,年均增长6.1%。货运量达到23.7亿吨,比2010年增长76.9%,年均增长12.1%。货运周转量达到3013.6亿吨公里,比2010年增长76.2%,年均增长12.0%。

  (二)通道运输需求。“十二五”期间,北向通道仍然是全省客货运输进出川的最主要通道,但随着东向、南向进出川通道的进一步完善,四川与重庆、贵州、云南以及华东华南地区的客货运量相应增加,北向通道客货运量所占比例将有所下降,东向、南向进出川通道的客货运量比例将有所提高,西向通道基本维持不变。北、东、南、西四个方向进出川通道客、货运量所占比例分别约为41%、25%、27%、7%和40.5%、24.5%、28%、7%。

  (三)省内经济区间运输需求。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五大经济区间的客货运量表现为以成都为中心,向其他经济区辐射的分布形态,其中成都经济区客货运量约占全省总量的60%,并且成都与川南经济区间的客货运量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区间交通网络的完善,区间性的运输需求将较快增长。

  专栏二 “十一五”时期主要运输量完成及“十二五”期末主要运输量预测(表略)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运输通道和枢纽建设并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输管理服务并重,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按照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十二五”时期,综合交通发展要坚持和遵循以下原则:

  --转变方式,适度超前。由各种运输方式独立发展向综合协调发展转变,由依赖要素投入发展向要素投入、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创新并举发展转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总体部署,在满足现阶段客货运输需求的基础上,使运输供给能力适度超前,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城市群发展、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应对自然灾害等要求相适应,合理布局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主、次级枢纽和重要节点城市之间,枢纽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顺畅连接、高效运行。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