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专家称谓指: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151”人才第一或第二层次等。同一人若有多项专家称谓,只选填一项。
Ⅱ-3 本学科各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简况①
|
Ⅱ-3-1 学科方向名称
|
|
本学科方向工作的主要内容、特色、优势和可能取得的突破(限填300字)
|
本方向学术带头人简况(每个学科方向填写1人)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专业技术职务及取得时间
|
|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
|
工作单位(至院、系、所)
| |
近五年来最有代表性的成果(限填5项)
|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
|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
| 时间
| 署名
情况②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五年来承担
的主要科研项
目、课题(限填5项)
| 名 称
| 来 源
| 起讫时间
| 经费
(万元)
| 署名
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①该部分请按II-2所填的学科方向逐个填写,每个方向限写一页;
②署名情况用分数形式表示(如“1/ 5”,下同)。
Ⅲ 科学研究
Ⅲ-1本学科发表的论文
|
本学科近五年来发表论文统计
|
发表论文总数(篇)
| 其中
| SCI(篇)
| EI(篇)
| ISTP(篇)
| SSCI(篇)
| CSSCI(篇)
| A&HCI(篇)
|
|
|
|
|
|
|
|
本学科近五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限填10篇)①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②
| 发表时间
|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