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经流派云集,在近代医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一大批社会公认的中医流派都曾名噪一时、独具特色、疗效显著、影响深远,共同促进了上海近代中医学术繁荣和临床优势的发挥。但目前海派中医流派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受到体制机制、传承模式、医疗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一些流派诊疗阵地日益萎缩,其特色学术思想、特色技术传承乏人乏术,其优势专长正趋于淡化和消亡。对海派中医流派的抢救性、保护性、传承性研究与弘扬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是该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将为推动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加快中医药传承人才培养,促进海派中医流派特色的发扬,提高上海的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中医药服务的迫切需求,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二、建设思路
“流派基地”建设要遵循中医药学发展规律,瞄准国家和上海市中医药发展战略,顺应行业发展需求,以增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根本宗旨,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要求,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组织先导,以弘扬海派文化精神为基础,以发展学术、传承技术、培养人才为重点内容。坚持学术内涵建设,挖掘和提高各流派学术特色和技术专长;坚持传承人才培养,着力夯实流派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立足服务临床,重视研究成果的临床推广应用;坚持管理机制创新,促进流派学术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目标
将阶段性目标(首期三年)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建设、发展一批学术底蕴深厚、特色技术鲜明、临床疗效显著、人才梯队完备、群众影响广泛的中医特色流派。形成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培育一批拔尖传承人才,打造一批优秀传承团队,推广一批流派特色诊疗技术,形成一批创新性流派传承基地。成为体现海派特点、时代特征、上海水平,凸显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创新基地。
四、建设要求
首期遴选若干具有较长历史,临床具有明显特色优势、疗效显著,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和良好声誉的中医流派,开展“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建设。最终建成的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应具备以下五大能力:全面系统继承本流派学术内涵的学术传承能力;对本流派优势病种进行临床优化的创新研究能力;运用本流派特色技术的临床诊疗能力;对本流派优势病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建立开放创新、合作共享的协作机制,促进流派传承创新的组织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