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中医药毕业生,同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成长资助经费,用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的强化培训。
(二)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从业人员参加高于自身学历的学历教育、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临床中医人才研修项目深造,加快培养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技术骨干队伍。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
(三)积极开展“西学中”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市)医疗机构组织开办“西学中”培训班,同级政府应给予举办单位一定补助。鼓励西医临床医生、护士参加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壮大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服务需求。
五、加快中药产业发展
紧紧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名厂、名店、名药”为依托,不断提升和壮大中医药产业,促进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重点建设传统、名优以及具有临床特色的中成药基地,确保中药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加大传统中药名方挖掘和推广的力度,做好民间中医独特诊疗技术和单方、验方的筛选、评价工作,促进产业化生产。加强中药市场准入管理,建立中药流通监管协调机制,切实保障中药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六、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一)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重点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展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和内涵,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健康教育宣传中要突出中医药防治知识和文化理念。各级中医药学术团体要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学术活动,扩大中医药学术影响力。
(二)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与对外交流。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讲座等形式,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
七、完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政府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编委办、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卫生局、人力社保局、教育局、科技局、工商局、物价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杭州文广集团、杭报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市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1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协调、督导中医药工作。各区、县(市)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加强综合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