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3.金融业聚集力不高。2006-2010年,全州贷款增加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9.7%、13.3%、10.98%、15.8%、13.1%,远低于同期全省24.1%、23.35%、28.04%、37.4%、26.3%的占比水平。由此说明,凉山金融体系用于投资的增量资金相对较少,金融聚集力还不高。
  4.金融业竞争力不强。区域内金融业发展不平衡,种类少、规模小、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融资方式以银行间接信贷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极少。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来看,区域内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主要集中于传统存贷款、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租赁市场等均未形成。金融机构没有形成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产品种类不足,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三)发展机遇。
  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目前,国家已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凉山被列为今后十年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全州贫困地区发展将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扶持。
  2.助推凉山跨越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为凉山量身定做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全面实施,涉及项目665个,规划总投资5727亿元。在2011年3月召开的“省级金融部门支持凉山跨越发展对接会”上,省级金融部门与凉山达成“十二五”期间战略合作协议13项,涉及金额1749亿元,对接银企项目168个。
  3.凉山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根据州委确定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将达1600亿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完成3500亿元以上。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我州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战略部署,着力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产业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着力推动金融创新,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发挥金融业在凉山经济跨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实现规模、效益、质量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战略目标。
  “十二五”期间,在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下,紧紧把握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的重大机遇,基本实现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化、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金融企业经营的特色化和金融服务的精细化,初步建成全面开放、监管有力、竞争充分、功能齐备、层次丰富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金融“四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金融资源聚集区。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到凉山设立机构拓展业务,着力构建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支柱产业突出、其他多种金融机构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形成以信贷市场为基础、保险市场为重点、资本市场为突破、金融业全面发展的金融市场格局。
  --金融服务创新区。支持鼓励州内金融业机构进一步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加强重点资源开发、重点产业、小企业、“三农”、民生工程等领域的金融服务,转变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产品服务模式,使凉山成为四川省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的先行试点地区。
  --金融运行安全区。以实施“诚信凉山”信用品牌战略为契机,建立健全金融协调监管机制和金融安全稳定机制,不断优化法治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和绿色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把凉山建设成为全省绿色金融生态示范区域。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