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凉府办函〔2011〕269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
《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州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凉山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跨越式发展明显加速,对凉山金融业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凉山州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推进凉山跨越发展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等重大历史机遇,促进全州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把凉山打造成为“金融资源聚集区、金融服务创新区、金融运行安全区、经济金融互动共赢示范区”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引导,加强金融合作,加大对外交流,推动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金融产业,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1.金融业竞争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末,全州共有9家银行业机构479个网点,12家保险公司及4家保险代理公司共有56个分支机构,2个证券营业部,金融从业人员11000人。全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699.88亿元、345.4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5%和33%。尤其是2010年末异地金融机构在我州贷款余额达到354.74亿元,超过了辖内机构贷款余额,有力支持了凉山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全州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4.16亿元,支付赔款3.42亿元,保险业的社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发挥。截至2010年末,和兴证券两个营业部累计开立资金账户51423户,实现证券交易余额290.54亿元、利润2.55亿元;全州1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进一步清理规范,累计为8738户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贷款39亿元。
2.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期间,辖内银行业新增贷款190.8亿元,年均增速33%,其中2009年、2010年新增贷款均超过80亿元,是2005年新增贷款额的10倍。201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784.19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2.61倍,年均增长15.5%。
3.金融业抗御风险能力实现新突破。凉山州商业银行顺利完成增资扩股3.24亿元,主要监管指标全面达标。全州农村信用社2.4亿元专项央行票据全部实现兑付,资本充足率2.48%,比2005年末提高4.7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9.22%,比2005年下降了13.33个百分点;五年内累计消化历年亏损挂账4168万元,实现扭亏增盈。
4.金融业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2010年末,全州小企业授信户数和金额较年初分别上升16.29%和30%;对彝区“三房”改造、藏区牧民定居两项计划贷款7909户、余额1.25亿元;420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共确定金融联络员361名,设立金融服务联络点、便民服务网点、邮政代办点218个,开展流动服务1700余次,相关业务金额突破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