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

  2.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资源配置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优质学校带动或支持薄弱学校协同发展的机制,着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控制公办学校学生择校现象,确保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0%以上,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实行标准班额办学,小学每班40人、初中每班45人以内,有条件的学校可实施小班化教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到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达50%以上。建立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保障体系,改革“教”与“学”的模式,引导学校培育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引导社会办学机构、校外活动场所、文化艺术团体和家庭,以发展少年儿童兴趣爱好、体验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为重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3.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坚持多样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合理确定学校办学规模及班额,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水平,到2015年,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优质学校标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能力为重点,深化课程和评价机制改革,努力造就更多创新型人才。探索学科高中、综合高中等多种办学形式,设立一批普通高中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一批开放性课程资源和一批课外创新教育机构。
  (二)创新发展职业教育
  1. 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坚持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发展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大力推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围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重点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着力培育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创建一批国家示范专业点。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落实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事业规模、基础能力、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新期盼。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员工培养培训制度,积极支持企业建立高层次培训机构,加快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
  2.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的人才成长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有效途径。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