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15.打造旅游节庆品牌。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节庆资源,突出特色、形成规模、放大效应、激活市场,把节庆活动办成徐州的旅游品牌。着重办好汉文化国际旅游节、伏羊美食节、沛县刘邦文化节、丰县梨花节、邳州大运河文化旅游节、生态新沂旅游文化节、贾汪桃花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培育中华鼓文化节、彭祖养生节、睢宁儿童画节等若干全国知名的旅游节庆新品牌。
  16.引导扩大旅游消费。积极推行国民休闲计划,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结合小长假制度,鼓励弹性安排带薪休假时间。面向市民,推出旅游“一卡通”年票制度,推动“徐州人游徐州活动”深入开展。全面落实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和学生等特殊人群门票优惠政策,博物馆、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服务网点、各大中心商圈等在旅游旺季要适当延长开放和服务时间。
  17.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坚持“资源互补、线路互连、市场共享、品牌共建”原则,面向更大范围构建一体化无障碍旅游区。加强与淮海经济区各市联动,利用亲缘、地缘、文化渊源优势,打造“一山一水、两汉三孔”、“江苏旅游新三角”精品线路,构建区域一体化旅游市场。发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枢纽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和“环渤海”旅游经济圈。

  18.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按照国家有关旅游标准和服务规范,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以游客满意度为中心,完善旅游质量监督网络和旅行社质量等级评定制度。健全旅游、工商、公安、商务、卫生、质监、价格等部门参与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制度,坚决打击“零负团费”、旅游商品侵权假冒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认真做好旅游投诉处理工作。
  19.构筑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落实旅游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重点加强对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景点设施和旅游餐饮的安全监管。完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旅游责任险统保工作,形成新的旅游保险赔付和保障机制。
  20.加强节能环保。严格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大对云龙湖、微山湖、骆马湖、九里湖、大运河、故黄河等各类水体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经营单位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应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建“绿色饭店”、“绿色景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
  三、扶持政策
  2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市政府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财力增长逐年有所增加,主要用于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旅游项目招商、旅游产业发展引导、旅游教育培训、旅游市场监管与服务和旅游奖励等。加强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探索建立旅游发展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旅游领域,扶持旅游大项目、大集团建设。市级财政安排使用的各种产业、外贸、节能、文化、新农村建设等有关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产业项目给予支持。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