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强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5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支持宝鸡实施“东扩南移北上”战略,拉大城市骨架,做大城市规模,形成以宝鸡市区为中心,以蔡家坡、凤翔为副中心的“一主两副”城市圈。进一步提升蔡家坡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有序推进凤翔等具备条件的县改区或设市。支持宝鸡蟠龙塬新区开发,加快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人口和产业聚集。力争到2020年,宝鸡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130万人。
6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宝鸡-蔡家坡百里城镇带建设,打造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按照城市标准加快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形成较大规模的关中西部城镇群。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镇、县城和市区聚集,力争到2015年,转移转化户籍农民60万人以上,将岐山、眉县、陇县等建成10万以上县城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法门、绛帐等重点镇建成8万人左右的城镇。
三、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
7建设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支持宝鸡在装备制造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高重大装备自主化程度。围绕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特色装备制造业,积极引导省内外关联产业和项目集聚,完善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到2015年,形成石油装备、汽车与零部件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持宝鸡建设省级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试验区,提高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着力打造全省装备制造业第二增长极。
8加快国家新材料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省市共建机制,支持宝鸡建设国家级钛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壮大钛材料、核级锆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实现从冶炼加工到成套设备制造的延伸,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上下游紧密结合、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构建千亿元钛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中国钛谷”。
9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推动食品、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提升“西凤”、“好猫”、“太白”等一批名优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闭高耗能、高污染和设备工艺落后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10建设麟北能源化工基地。推进麟北煤田开发建设,重点支持郭家河、崔木、招贤、园子沟等大型煤矿开发。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的能源化工企业,建设以电力、煤化工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电力装机达到500万千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