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并政发〔2011〕2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现将《太原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九日
太原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为提高地震灾害预防能力和城市综合防灾能力,保障省会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防震减灾形势和目标任务
太原盆地地处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最多、灾情最重的山西地震带中部,是山西地震带乃至华北地震活动频度最高的地区。市辖区内地质结构复杂,断层、断裂纵横交错,构造运动活跃,建筑和基础设施抗震设防能力弱,应急管理保障能力不足,地震安全隐患较多。“十二五”期间,应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方针,建立健全防震减灾长效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并落实“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城乡建设综合抗灾能力、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城市防御风险能力、公众综合防范能力、机制和保障能力,全面推进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能力。
二、城乡建设抗震设防能力规划
太原地震基本烈度Ⅷ度,中心城区地震峰值加速度0.20g,是全国省会中设防标准最高的城市之一。加强抗震设防能力建设,是防震减灾紧迫的基础性任务。
(一)活断层避让与土地利用(选址)规划。地震活动断层、软土地基和砂土液化层、古河道通常是致灾“元凶”。太原市主要断层有:
1.交城断裂晋祠段断层。长30千米,南接交城断裂之清徐-文水段,北至迎泽西大街小井峪,为地表出露全新世断层。交城断裂是我市地震危险性较大的断层,1102年曾发生过6.5级地震,造成过严重破坏。
2.交城断裂柴村段断层。为太原盆地西部边界断层,北起上兰村,长17.5千米,全新世断层。科考发现,在距今4000-8000年间,该断裂带曾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与晋祠段同属我市地震危险性较大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