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县区统计局对基层统计报表管理不够严谨和规范。不少基层报表存在着漏填、少填、错填、漏签等现象,尤为普遍的问题是电话报送数据和传真上报报表后,未能及时要求基层单位报送正式的原始基层表,有的基层报表没有签名、没有盖公章,部分乡镇、企业的基层原始报表没有留底,个别专业还出现了非业主代填报表的情况。
(五)基层统计人员业务不够熟悉。县区统计局有不少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的掌握不够全面,理解不深透。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兼职较多,变动频繁,统计业务不熟悉,影响统计数据质量。
(六)部分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影响统计工作正常开展。由于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在乡镇中心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统计人员经常被抽调到其他部门协助工作,乡镇统计人员只有在完成了各项中心工作之后,才能抽出时间搞统计工作,由于乡镇统计人员身兼多职,时间得不到保证,统计工作处于“业余”状态,严重影响了乡镇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致使不少统计调查工作在乡镇很难开展,造成县区“包办”过多的情况。部分乡镇的统计工作条件非常简陋,除了市局配备的专用微机外,没有像样的资料柜、办公桌,统计工作条件极差,工作效率低,报表差错率高,统计调查工作任务也未能全面完成。
(七)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县区的统计资料编辑、整理、印刷的质量都有待提高,而且统计资料撰写水平较低,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不多。
(八)部分县区统计数据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如:对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审核;城乡居民住户调查记帐存在“笼统帐”;没有形成以GDP为龙头,各专业数据联动审核、评估体系;对基层单位上报数据不严格审核;没有建立起本级完整的调查单位名录库,以致本级情况不清、家底不清等。
(九)部分乡镇统计除农业统计工作外,工业、服务业、投资、商业的统计调查工作均由外单位组织开展,乡镇统计没有真正承担起全面统计抽样调查工作,以致乡镇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得不到真实的反映。
(十)部分县区对乡镇统计工作包揽过多,既加重了县区级统计调查工作负担,也造成乡镇统计人员统计业务知识短紧,不掌握、不熟悉有关统计调查方式方法,无法承担起乡镇综合统计工作任务,更不能发挥乡镇统计的功能作用。
希望各县区根据这次三项大检查检查出来的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采取措施积极解决,确保本级统计工作质量,确保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