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十二五”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市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将加速,无锡处于长三角区域中心,其社会结构、城市功能、居民生活方式将出现深刻变化,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会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这个阶段往往也是各种矛盾问题的交织期和各类突发事件的集中显现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内外竞争特别是科技的竞争更加激烈,无锡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无锡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资源环境约束性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公共服务不够均衡、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日益突显。我们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多,挑战也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公共安全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灾害方面。我市地处亚热带南部,属海洋性气候,北临长江,南接太湖,河网湖泊密布,遭受水旱灾害的影响较大,台风、暴雨、高温和冰雹、龙卷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概率较高。我市地处黄海地震带和无锡--宿迁北西向断裂带,存在发生中等地震影响的可能性。全市比较突出的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2处,全市地面沉降易发区达1898平方公里,森林防火区域达11万公项。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对外贸易交流影响,我市病虫害暴发、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可能性较大,对我市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带来威胁。加上受人为活动因素影响,水环境和水源地水质形势依然严峻。

  事故灾难方面。随着我市城市框架不断拉大,道路、桥梁、隧道、车辆、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快速增长,机场航班日益增多,各种安全隐患大量增加。工矿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特别是目前全市有500家左右危化品生产企业,在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和运输等环节中引发的事故不断。无锡市现有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382家,放射源单位244家,枪支弹药单位57家,危险品保有单位数量多、分布散。我市地处区域性交通枢纽,交通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依然偏高,近年来私家车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急剧增加,全市汽车保有量近75万辆,5年来平均每年道路交通事故达2570起,死亡500多人,直接财产损失达9000余万元,交通安全管理压力不断增大,水上交通安全也面临较大压力。易燃、易爆等重大危险源增长较快,人员密集、高层、地下工程等场所消防安全保障还极待加强,各类火灾事故隐患较多。环境污染事件仍处于高发期。电网、建筑工程、城市生命线工程、信息网络及核材料与辐射等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公共卫生方面。我市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强、传染病传播风险大,特别是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高传染性病毒传播的现实威胁增加,防疫形势不容乐观。突发动物疫情在未来一段时期存在复发、多发的可能性,尤其是伴随着动物及其产品的流动和交易,出现人畜共患病的风险增加、防控难度增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和其他中毒事件发生呈现原因多样化,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隐患依然存在,空气、水源、噪声污染等因素对公众健康影响不断增加。

  社会安全方面。随着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触及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会不断显现。我市由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大量存在。群体性事件突发性、关联性增强,组织化和被境外敌对势力插手利用的倾向明显。刑事案件总量仍在高位,入室杀人、绑架人质、抢夺抢劫等暴力犯罪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网络安全形势堪忧,网络黑客攻击和传播计算机病毒事件层出不穷,对重要网站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电信等重要信息系统攻击破坏活动的现实和潜在风险增大。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剧,恐怖袭击的现实威胁依然存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结束,经济复苏的前景还不太明朗,随着对外开放度的进一步提高和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能源、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硬约束,由此引发的问题将带来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受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影响,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明显增强。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仍然较多,处置不当易波及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多种矛盾,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主题和加快转型发展主线,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要求,健全预案体系,完善安全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加强队伍装备,强化基础建设,注重整合协调,扩大社会参与,努力提高全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推动平安无锡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全市安全应急体系,全面推进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方面能力建设。重点改进薄弱环节,优先解决制约应急响应时效等突出问题,着力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响应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