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各市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11年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

  (一)年度目标:着力推进项目落实,谋划新的合作项目,进一步扩大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成果。
  (二)主要工作。
  1.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着力强化管理和服务创新,加强科学调度和督促推进,抓好与央企合作发展项目落实工作。
  2.进一步深入谋划新的合作发展项目,做好新的项目对接。重点围绕推进新兴产业、皖北地区发展、皖江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向央企开展项目推介和洽谈,争取新签约项目投资规模3000亿元。
  三、推进结构调整(15分)
  (一)主要目标:加强规划、自主创新等工作,推进省属企业结构调整。
  (二)主要工作。
  1.完成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在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指导作用。组织33户省属企业分户进行规划编制,切实抓好规划实施。
  2.加强自主创新工作,推动省属企业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认真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意见》的落实,在业绩考核、分配、预算、产权管理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10分)
  (一)年度目标:加大省属企业风险管控,强化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发挥省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对省属企业重大风险管控,加大省属企业财务审计力度,采取措施规范境外资产管理。
  2.推进业绩考核工作科学化。修订完善《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建立企业合理分类、考核指标科学、结果奖惩分明的考核工作机制。

省地税局

  一、大力组织地方税收入,完成730亿元以上地方税收入任务,比上年增长12%以上。(20分)
  二、认真做好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征缴率均达到90%。(20分)
  三、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企业税务登记率达到99.6%以上,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率达到98.7%以上;企业税款入库率达到99.8%以上,个体工商户税款入库率达到98.7%以上。(10分)
  四、认真落实皖政〔2011〕23号文件确定的地税部门协同配合的16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协同配合任务。(10分)
  五、抓住中央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时机,加强税收政策调研,积极做好税收制度改革相关工作,促进健全地方税体系。(5分)
  六、落实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合芜蚌试验区建设。(5分)
  省广电局
  一、大力实施20户以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拟完成7072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15分)
  二、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2835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确保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性电影的目标。(15分)
  三、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大力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200万户目标。(15分)
  四、进一步加强精品影视剧创作与生产。立足于“弘扬本土文化、彰显安徽特色”,努力打造一批富有时代气息、思想艺术精湛、艺术水准精良的广播影视精品佳作,全年创作完成4部广播剧,800集电视剧。(15分)
  五、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监测管理水平。完成广播电视综合数字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安全播出调度指挥和预警信息发布,兼顾有线数字电视、CMMB、DTMB和移动电视监管监测。(10分)

省体育局

  一、建设5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培训4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0分)
  二、参加第七届全国城运会比赛,取得好成绩。(20分)
  三、组建体育实体公司,完成体育彩票销售20亿元。(20分)
  四、协同配合省旅游局,加快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开发试点,积极探索体育旅游新业态,促进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黄山论剑、自行车赛等安徽体育旅游品牌赛事。(5分)
  五、协同配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省体育局各直属事业岗位设置管理方案进行审核,加强对直属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管理方案实施工作的指导、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着力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5分)

省统计局

  一、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统计职能,认真完成省委、省政府布置的各项重点工作。(15分)
  二、按照国家统计局的部署,全面推进统计四大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15分)
  三、积极开展统计分析服务工作。加大统计分析推进力度,让统计分析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决策,增强统计分析对决策的影响力。全年向省委、省政府提供文字、数据资料服务150次以上,其中统计分析60篇以上,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供信息被采用量100条以上。(15分)
  四、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补齐全面调查的行业范围,开展限额以下服务业统计抽样调查。(5分)
  五、全面推行首席统计员制度。2011年底前,首席统计员制度在全省所有县(区)全面实施。(5分)
  六、围绕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并开展试验区统计监测工作。(5分)
  七、研究制定新的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指标体系,继续开展妇女儿童纲要监测。(5分)
  八、继续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项工作,及时发布主要普查数据公报。(5分)

省工商局

  一、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在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数量和商标品牌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以上,新增安徽省著名商标50件以上,在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上取得新进展。(20分)
  二、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促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全面开展股权出质、出资登记工作,积极服务我省大型、重要项目建设,特别是“861”项目和合芜蚌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落实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18分)
  三、积极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再就业。(16分)
  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传销、“傍名牌”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严格规范直销,加强流通领域重点商品质量监管,强化广告发布环节监管,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16分)

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

  一、加强舆论引导,牢牢把握正确出版导向。着力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抓好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工作,继续深化沈浩等重大典型宣传,认真做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和热点问题舆论引导。精心组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出版工作。组织开展全省报刊记者站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和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切实做好报刊管理工作,开展新闻采编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活动。加强出版物审读工作,组织开展出版物内容质量、编校质量等专题、专项审读,审读出版物品种不少于400种,审读出版物字数不少于5000万字。(20分)
  二、强化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快组织实施农家书屋民生工程,确保完成全省今年新建6924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加强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综合利用新模式。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活动,推动建设城乡阅报栏(屏)工程。加强中小学教材生产供应协调,确保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20分)
  三、继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转制出版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出版单位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合作,推进联合重组,服务支持我省报业、出版、发行三大集团做大做强。推动新闻出版总署和省政府《加快推进安徽新闻出版强省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分步实施。推动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继续在芜湖举办。推动安徽出版“走出去”,利用北京图书订货会、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徽商大会等平台,组织省内出版发行单位开展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实物贸易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版权贸易,健全和完善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建设,参与“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活动,完成订货码洋不少于8000万元,签订版贸合同及意向不少于200项。(15分)
  四、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加大版权保护力度。依法科学管理,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和网络出版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确保出版物市场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组织开展新闻出版、版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全力推进我省政府机关和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继续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各项工作。(15分)

省质监局

  一、努力提升我省质量总体水平。启动我省“质量强省”战略;认真开展省政府质量奖评价,评选出代表我省最高质量管理水平的首届安徽省政府质量奖企业;认定安徽省卓越绩效奖(原安徽省质量奖)企业50家;持续推进名牌发展战略,新增安徽名牌120个;推进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工作,创建2-3个省级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力度,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3个。推动质监区域合作互认协议全面实施,进一步拓展合作面,今年与新疆、内蒙等省(区)开展区域合作。(25分)
  二、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力争我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1项以上国际标准、60项以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新建14个国家级、2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分)
  三、大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做好以乳制品为重点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等食品相关产品的审批发证工作;加强对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重点打击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基础建设年”活动。(15分)
  四、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抓好国家家电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国家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验收工作;加快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新增1-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5-6个省级质检中心。(15分)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一、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加强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和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对本省企业在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和省集中招标采购的基本药物品种实施全覆盖抽验。推进中标和未中标的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扎实做好基本药物标准提高工作。(12分)
  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监管档案,加强基本药物配送环节监督检查。
  (二)强化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监管,完成对未中标品种的工艺处方核查工作,全面实施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开展基本药物安全形势和质量监管工作状况监测评估工作。
  (三)强化基本药物监督抽验,对重点监管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实施链式抽验。
  (四)加强基本药物标准提高工作的管理,配合国家局组织落实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
  (五)加强基本药物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
  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新药创新发展,积极促进全省医药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医药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医药经济较快增长。(10分)
  主要措施:
  (一)认真落实《安徽省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细则》,加强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给予相关的政策与技术指导。
  (二)搭建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及时发布审评认证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为全省药品研发和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新药创新技术、安全评价、检验检测、培训指导、人才和研发信息等服务。
  (三)制定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路线图,为我省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指导。
  (四)开展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技术信息服务。
  (五)开辟申报审评事项快速通道。
  (六)加强对重点帮扶企业的对口服务。
  (七)推进医药产业的聚集性、集群化,打造九大医药园区、三大产业集群。
  (八)积极引导企业入驻医药产业园,鼓励同行兼并重组,提升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支持发展药品第三方物流,促进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三、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协助省卫生厅,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各类专项整治和示范县(街、店)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着力改善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环境。(12分)
  (一)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继续加大重点场所和重点品种整治力度。
  (二)严厉打击在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
  (三)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四)继续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
  (五)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监督性抽检和评价性抽检。加强风险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防止重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六)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