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各金融机构要善于结合政策深化信贷服务,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开发和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积极进入政策优先支持的领域,确立先行优势,扩大金融机构影响面。
三、完善平台,互利共赢。辖区各金融机构要继续维护和完善政银企合作平台,扩大合作协调领域。一是要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交流平台。要积极参与发改委组织的政银企协商会议,及时反映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密切关注重点项目资金落实中的问题;要积极支持经发局组织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议,充分运用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扩大信贷投入;二是要加强供需对接工作组织领导。要认真梳理信贷政策和信贷产品,积极参与一年一度的经贸服务日活动、项目资金对接活动和“9.8”国际投资洽谈会,提高供需衔接效率;三是要拓展电子信息化服务方式。要充分发挥本行网站和地方政府网站的作用,实时、定期发布各自总行的信贷政策、信贷产品和风险信息,帮助授信客户充分了解金融机构运行信息;要积极用好福建省政银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动态掌握企业需求情况,及时披露银企合作信息,加强银企双方信息沟通;四是要创新政银企沟通平台。要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定期邀请新闻媒体和重要客户报告银行经营信息,发布新的经营政策;要开辟金融论坛,邀请专家或地方政府政策主要起草人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利用论坛形式,发布本行对区域、国内、国际的研究报告。
四、用足规模,提高质量。受今年以来经济政策调整变化的影响,辖区各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节奏延缓,辖区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对经济稳步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鉴于国内外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中央金融调控政策及时增强了灵活性和针对性。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适当调增信贷规模,实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辖区各金融机构应抓住国内流动性释放,资金可用量和信贷规模约束减少的有利时机,在今年后期和明年初早作安排,加快信贷投放。一是要抓紧安排本年度的授信额度。在现有信贷额度内,保证用满用足,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各自总行争取扩大信贷额度,在信贷额度安排上不仅要考虑本年度企业的信贷需求,也要考虑企业下一年度的信贷需求,滚动使用信贷额度;在使用方向上,要保重点、保民生,尤其在“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其增速应不低于各金融机构全年各项贷款增速;二是要尽可能降低贷款成本。应在风险与收益匹配基础上,充分利用利率自主定价机制,适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发挥当前降息效应;三是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要加强信贷资金投放与财政专项资金的协调配合工作,利用财政资金贴息、垫付、补助、奖励等功能,扩大信贷投放;四是要重视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工作。今年年初,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会议上着重对“三农”、中小企业、就业、助学、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做出明确安排,年度中期陆续出台金融支持的各项政策措施。辖区各金融机构要全面贯彻落实,扩大政策覆盖面,将惠及千家万户的信贷政策具体化、产品化;要组织力量,加强信贷薄弱环节研究工作,开发各种结合型的金融产品,扩大信用贷款占比;五是要扩大开展信贷与担保合作业务。辖区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开展信贷担保业务,规范引导辖区担保投资公司介入信贷业务,利用担保公司专业和客户优势,降低贷前调查成本,提高贷款发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