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展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有针对性地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文标识,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应经项目负责人批准。涉及两个及以上施工单位作业时,要明确责任区域、及时办理移交确认手续。
4、加强房屋拆除工程的安全管理。拆迁实施单位应将拆除施工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实施拆除前拆除实施单位应办理相关监督手续,并做好地下管线及周边环境的交底保护工作;在施工前应编制拆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对涉及爆破拆和危化品生产、储运、使用企业因转产、停产、停业或解散的拆除项目,施工单位还应组织专家论证;拆除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施工中严禁立体交叉作业,要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组织开展巡视检查,建立相关安全管理台账。
5、根据阶段特点做好季度安全施工。第一季度,针对岁末年初会议、节日集中的特点,开展节前停工和节后复工检查;第二季度,以第十个"安全生产活动月"为重点,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宣传教育活动;第三季度,针对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做好防汛、防洪、防雷击、防台风、防高温工作;第四季度,针对冬季施工特点,将"防火、防冻、防滑、防中毒"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四)深入开展文明施工活动
1、深入开展以治理扬尘为重点的工地现场管理专项整治。围绕工地围挡、交通组织、材料堆放、场地硬化、车辆冲洗等,全面加强在建工地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整治区域内建设工地实施封闭围挡作业,围挡设置符合相关规定;工地出入道口实施硬化处理,车辆做到保洁出场;工地内交通组织严密,按规定设置交通标志、标牌及夜间警示照明设施;施工现场生活设施布局合理,临设搭建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现场材料、设备摆放规范有序,土方堆放及覆盖措施符合规定;工地保洁、洒水降尘措施得力,现场排水通畅,无明显扬尘,施工便道设置科学,方便周边居民和社会车辆通行。
2、强化管理,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提高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文明施工意识,落实参建各方现场管理责任,强化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一是要落实"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具体实施,监理单位负责监督"管理模式,有效控制工地因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二是科学安排施工时序,避免重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制订计划过程中,突出干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衔接,做到雨污分流先行,减少对城市道路的空间占用,避免重复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