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建立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完善聘任制,创新优秀校长和优秀专家评选机制。着力加强农村地区校长队伍建设,每年选派20名农村学校校长到市内四区学校挂职锻炼。设立校长特设岗位,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担任校长。每年选派优秀的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长进行专门培训。培养出50名在全市有较大影响力、10名在省内外知名的优秀校长。
(九)城乡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
坚持建用并举、重在应用,初步建成覆盖全域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投入,加强教育城域网建设。到2013年,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专任教师师机比达到1:1,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高中阶段学校校园网络环境进一步优化,信息化设施设备得以更新,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2.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按照国家要求开展培训,到2013年,达到国家教育技术能力中级水平的中小学教师超过20000人。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建成全市统一的市、区市县、校三级教育资源应用平台。2011年,完成初中、小学部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启动高中阶段课堂教学资源开发项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继续推进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实践)区(校)建设项目,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
(十)教育发展优先保障工程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教育投入机制,优化学校布局,健全扶困助学体系,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1. 大幅度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全市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对困难家庭幼儿入园给予资助;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基地;支持驻大连市的高校和本市高校发展;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设备配备。
2.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两级教育部门要会同规划等相关部门完成辖区内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住宅区配套学校建设工作。城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要与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要切实做好城镇学校布局规划和新学校的建设工作,到2013年消除大班额现象;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学校建设,逐步撤并农村村级小学,18个班级以上规模的学校要独立建制。各区市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远、负担重的问题。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