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社区教育发展推进工程
坚持政府统筹指导、社会广泛参与,加快社区教育体系建设,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社会教育网络。
1.构建和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市内四区、旅顺口区、金州新区和高新园区要建成覆盖全域的区、街、社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其他区市县、先导区要各建成1所独立建制、功能齐备的县级社区学院,在县镇街道、居委会和有条件的涉农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建设社区教育学校(教学点)。到2013年,50%以上的社区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机构,3-4个区市县进入国家级示范区行列,为创建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城市奠定基础。
2.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到2013年,各区市县、先导区都设有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各街道每10万常住人口至少设置1名社区教育专干。出台吸引兼职教师和志愿者的政策,保证各级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3.强化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国家、省级社区教育示范项目。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远程教育。到2013年,全市有100门社区教育课程达到国家级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标准,10个以上项目达到国家级示范项目标准;市内四区社区教育有组织参与率达到70%,旅顺、金州和其他开放先导区达到50%以上。
(七)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1.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构建中小学德育目标、工作体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建设以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活动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开展“十百千”活动。到2013年,全市建立10个中学生义工志愿者服务站、100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办好1000所家长学校,所有学校都要建立校、班两级家长委员会,完善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实施素质教育的育人体系。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市所有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城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中学建立心理咨询室。
2.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建立职责明确的全员质量责任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逐步推行小班教学。试行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测与报告制度。着力加强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实行教学质量年度评估制度。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