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二)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监管与服务,健全完善体育产业法规体系,制订出台配套法规政策和措施,引导规范体育市场主体行为。组织开展体育服务业示范企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示范企业、体育产业园区、体育旅游休闲基地的创评工作。加强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危险程度大的体育项目以及经营活动的管理,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加强体育市场执法,努力创造公正公开、平等竞争、运行有序的体育市场体系。要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管理效能。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引导行业协会自律,提高体育产业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管好用好公共财政兴建的各类体育场馆,坚持公益性原则,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强化队伍建设。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培养懂体育、善创意、会经营的高端复合型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种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鼓励有关高等院校设立体育产业类专业,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体育企业建立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体育产业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加强现有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建立体育服务业专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进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规范职业标准,完善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引进海外体育经营、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按照各自职责,抓紧制订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附件:十一个重点建设的体育产业项目

序号

建设项

目名称

发展定位

布局与运营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

年限

责任

单位

1

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中心

海峡西岸经济区亮丽的名片;福州城市发展的新地标;重大体育赛事举办地;福建体育产业龙头基地;两岸体育交流的示范基地;人民群众运动、休憩的乐园。

海峡奥林匹克中心位于福州南台岛仓山组团中部,占地1100亩,从开发运营的角度,将整个体育中心定位为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体育主题公园,打造福州市中心娱乐区(CED)和中心休闲区(CLD)。主题公园包括四大功能区:即竞赛演出会展区、娱乐休闲区、综合运动体验区和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区。

规划建设6万人体育场、1万人体育馆、4000人游泳跳水馆、4000人网球馆以及综合配套的集训练、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现代化体育中心,计划投资额30亿元。竞赛演出会展区:主体建筑包括主体育场、主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娱乐休闲区:利用主体育场、主体育馆的裙房和游泳跳水馆周边的裙房,合理布局小型影院、酒吧、咖啡屋、书吧、主题餐厅、电子竞技游戏;综合运动体验区:依托与主场馆配套的综合训练场馆群,打造海峡西岸最具规模和品质的综合运动体验园;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区:由综合运动体验区和体校生活教育区两部分组成。

2011

2014

福州市

政府

2

厦门“乐活”国际体育生态岛

生活品质之岛;体育赛事中心城市;体育用品企业总部基地;滨海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

厦门“乐活”国际体育生态岛是着眼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形象,带动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会展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专题发展规划。整个项目按“一网、四区、一中心”布局。

“一网”:即以所辖六区的区级体育中心为节点,建立覆盖全市所有街道乡镇的体育生活化社区网。“四区”:即依据厦门独特的人文自然区位优势,打造四个特色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即“雅生活”片区、“酷生活”片区、“B生活”片区、“缘生活”片区。“一中心”:即打造南中国最具特色的体育赛事中心城市,重点培育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海峡杯帆船赛和厦金海峡横渡三项自主品牌赛事,积极申办高等级的运动休闲类赛事,搞活以篮球、网球、乒乓球、和大众健身操等为主要竞赛内容的城市联赛。

2011

2020

厦门市

政府以

及项目

所在区

政府

3

泉州现代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

培育1~2个国际知名体育品牌、打造3~5家综合实力强大的体育产业集团,推动6~8家体育用品企业上市,使福建成为国内现代化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

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要素配置,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坚持拓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统一,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规范建设标准化体育用品工业园区;推动体育用品企业改制上市;推动龙头企业组建体育产业集团;引导福建的其他优势产业开发与主业相关的体育产品;构建能提升全行业创新能力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整合销售渠道,推进营销手段创新;组建福建体育用品行业协会,制定福建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行规;鼓励和引导以安踏、特步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2011

2020

泉州市

政府、

晋江市

政府

4

晋江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

海峡西岸经济区亮丽的名片;晋江城市发展的新地标;晋江人民运动、休憩的乐园;对台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将产业带开发建设成集运动、休闲、旅游、娱乐、商业、商务于一体的品牌。产业带依托自然山体绿带、滨海景观道以及美丽丰富的滨海沙线,形成海峡体育文化村、海峡养生文化村、海峡模范新城区、高端休闲区、大众极限区、海港综合区“两村四区三带”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凸显“运动、滨海、对台”的主题。

产业带位于晋江沿海大通道晋南段两侧,面积约67.7km2。借鉴新加坡滨海湾的规划设计理念,形成未来城市的庆典海湾,建成海峡模范新城区,打造彰显时代特征和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示范性城市新区。高端休闲区项目包括企业公园及面向高端商务用户的高尔夫球场及地产、沙滩俱乐部、高级度假宾馆等项目。海峡体育文化村结合现状地形特点,规划建设海峡体育学院、海峡影视基地、马术中心、山地高尔夫、速度赛马、观光自行车道等项目用地,打造对台体育交流平台。海峡养生文化村规划建设高级疗养中心、运动康复中心、护理学院、生态研发、体验度假、企业拓展营地、农业观光项目,打造养生文化、生态运动及休闲主题。大众极限区,规划建设沙滩浴场、海鲜街、滨海公园与极限世界、度假村,打造公众运动休闲热点区域。

2011

2020

泉州市

政府、

晋江市

政府

5

平潭滨海运动休闲度假岛

落实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构想,细化项目设计,打造我国东南沿海最具特色的集避暑度假、游览观赏、运动探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海岛运动休闲目的地。

按照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规划,重点打造以海岛运动休闲度假为主题的“两湾一山”特色旅游度假功能区。

坛南湾高端滨海运动休闲度假区:重点建设沙滩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企业沙滩俱乐部、时尚球类运动中心、沙滩马术俱乐部、击剑瑜珈俱乐部、康体会所,打造海岛运动休闲度假胜地;海坛湾大众滨海运动休闲度假区:重点建设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跑酷、沙滩极限营地以及帆船、帆板、海上摩托、摩托艇悬吊滑翔、近海游船观光、海钓等体验和游乐项目,打造滨海运动休闲度假乐园;将军山海峡军事野营旅游区:规划建设军事体育营地,开展军事野营、彩弹射击、CS实战营地、野外生存训练、军事主题夏令营等特色休闲娱乐活动,打造海岛军事旅游主题园区;申办国际沙滩排球、沙滩足球锦标赛,培育和打造环平潭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平潭岛铁人三项国际邀请赛和中国平潭岛国际健走节,通过持续培育和打造特色品牌赛事来提升平潭岛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1

2020

平潭管

委会

6

漳州海峡西岸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

立足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新的文化亮点和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合作平台,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将漳州海峡西岸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成为功能齐全、服务到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基地。

抓住国家体育总局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开展与国家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中华台北奥委会和台湾各类体育协会的战略合作,高起点,分阶段地推进海峡西岸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集聚福建体育产业发展的高端资源,打造福建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体育用品、大众健身、竞赛表演、体育旅游的跟进发展和协同发展。

以漳州女排训练基地为龙头,整合漳州市区体育场馆,统一规划和综合改造,将国家女排训练基地扩展为一个以球类运动为主的综合性训练基地。与总局球类运动中心和台湾地区运动协会合作,提升基地的接待能力和实际运营效率。改扩建东山帆船帆板训练等基地。通过不同的筹资模式,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和开发商参与漳州海峡西岸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体育训练和培训市场。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强基地运营团队的建设。

2011

2020

漳州市

政府、

省体育

7

莆田体育文化产业园

海峡西岸的体育文化名城。全省体育产业的重要节点城市。著名的体育文化旅游目的地。

莆田体育文化产业园以“一心三组团”布局。即大众体育文化体验中心;南少林武术文化组团;马祖体育民俗文化组团;湄洲岛滨海运动休闲文化组团。

“一心”是指依托市体育中心的大众体育文化体验中心,“三组团”是指依托荔城区西天尾镇南少林遗址的南少林武术文化组团、依托马祖新城的体育民俗文化组团和依托湄洲岛的滨海运动休闲文化组团。

2011

2020

莆田市

政府

8

宁德山水运动休闲基地

以宁德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为契机,以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三大景区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山水运动,将宁德打造成为海峡西岸著名的山水运动训练休闲胜地。

宁德山水运动休闲基地由白水洋亲水运动休闲板块、太姥山山水运动休闲板块、白云山山水运动观赏板块以及周宁亚高原体育训练休闲基地组成。主要经营以山水运动体验与休闲为主题的体育旅游,创新四大景区的旅游线路,丰富四大景区的旅游产品。

白水洋亲水运动休闲板块:包括涉洋观景即徒步涉水旅行项目、洋中戏水即水上游乐项目、打造精品特色赛事、户外运动营地;太姥山山水运动休闲板块:包括登山观海健走运动大本营、“将军洞”网游实战营地、九鲤溪亲水游乐园、畲寨民俗体育风情园、晴川湾沙滩休闲俱乐部;白云山山水运动观赏板块以古冰川遗迹--冰臼以及峡谷、佛光等自然景观为主要特征,融畲族风情、红色文化、“坦洋工夫”茶文化等人文景观。福安荡岐山体育休闲山庄项目占地212亩,总投资2000万,建设游泳池、健身道、射箭场、篮球场、门球场、气排球场、乒乓室、棋牌室、钓鱼台、户外露营区等设施。周宁亚高原体育训练休闲基地占地面积2000亩,建设成为一个集田径训练、休闲、人才培养、承办省内外赛事及水上运动训练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度假运动训练基地。焦城七都北溪渡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6000万元。

2011

2020

宁德市

政府以

及项目

所在县

政府

9

武夷山国际运动休闲旅游基地

利用武夷山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和丰富独特的自然山水资源,建设以山水运动为特色的国际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培育全省体育旅游的龙头和示范项目,打造世界级的山水运动旅游品牌和休闲度假胜地。

武夷山国际运动休闲旅游基地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一是实体板块:即在主景区外围的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东南部建设国际山水运动大本营,二是活动板块:即借助和依托景区资源开展以山水运动体验和竞赛为内容的体育活动旅游。

国际山水运动大本营:依托现有资源,重新整合和规划一个国际山水运动大本营。大本营分为溪水运动体验区、山地运动体验区、汽车和自行车营地以及时尚休闲运动区四个功能区。溪水运动体验区:在下游码头至公馆大桥的适宜溪段,兴建溪水运动体验区。山地运动体验区:依托现有山地公园,开展以登山、攀岩、山地自行车为主要内容的山地运动教学、体验、竞赛活动。

重点培育和打造中国武夷山国际漂流运动文化节、环武夷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徒步旅游项目、自驾车游项目等品牌赛事。

2011

2020

南平市武夷山市政府

10

龙岩生态运动休闲基地

依靠龙岩独特的人文生态资源,重点发展山水田园生态休闲运动项目,将龙岩打造成海峡西岸的山水田园生态休闲运动基地。

依托古田会议旧址群和红军长征第一村发展红色体育旅游,依托冠豸山、梅花山、梁野山和龙硿洞四大景区的山水资源发展生态体育旅游,利用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初溪土楼群以及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等独特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客家体育文化旅游。

红色体育旅游:依托古田会议旧址群和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开展红色革命根据地体育体验和展示项目,举办红色运动会,健走长征路、根据地游击战仿真游戏等;生态体育旅游:依托冠豸山、梅花山、梁野山和龙硿洞四大景区的山水资源,开发山水运动休闲、度假、养老产品,建设面对自驾游消费群体的汽车营地和面对商务和青少年客户的户外运动营地,开展徒步旅行、健走登山、溯溪漂流、野外生存训练等体验类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客家体育文化旅游:利用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初溪土楼群以及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等独特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展以舞龙、高跷、花灯舞、舞傀子、龙舟竞渡、客家武术、“走古事”为主要内容的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体验和竞赛活动,发展客家体育文化旅游,培育打造全球客家体育大会。

2011

2020

龙岩市

政府以

及项目

所在县

政府

11

三明生态运动休闲基地

依靠三明独特的人文生态资源,重点发展山水田园生态休闲运动项目,将三明打造成海峡西岸的山水田园生态休闲运动基地。

依托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泰宁金湖、大峡谷、永安桃源洞、宁化客家祖地等知名旅游景观,打造多景区协作和联动的山水运动集中营。面向国内外的中高端商旅人群,开展以徒步旅行、登山攀岩、山地自行车、定向运动、溯溪漂流、林中宿营、野外生存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山水田园生态休闲运动,推动初级的观光休闲向高级的运动休闲发展,实现同质开发向差异开发转变。

泰宁红石峡体育休闲公园项目;国际户外拓展运动培训中心项目;法兰西乡榭项目;宁化县蛟龙溪漂流项目;明溪县君子峰休闲运动养生基地;明溪县红豆杉户外拓展运动俱乐部;清流县龙津峡国际垂钓中心;清流县嵩口高赖温泉风苑;泰宁县丹霞户外运动挑战基地建设项目;泰宁县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永安海西攀岩健身中心;尤溪县闽湖水上运动之都;永安市海西森林赛车城项目;清流县北斗山山地自行车运动中心;清流县北斗山游击野战营地;清流县九龙湖水上运动中心;闽江源户外山地运动基地项目;建宁濉溪河生态运动休闲项目。

2011

2020

三明市

政府以

及项目

所在县

政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