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贵和路:南北走向。北起文明大道,向南过廉泉路,止于福寿路。因《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取“贵和”为名。
7、洪迈街:南北走向。北起廉泉路,向南止于福寿路。纪念造浮桥、著《容斋随笔》者、南宋早期赣州知府“洪迈”。
8、福寿路:东西弓状走向。西起章江北大道,向东北与上洛山路交汇,再与洪迈街交汇后向东,过康宁街、贵和路、杨公路,后折向东偏南过东坡路,东止于章江北大道。纪念北宋后期赣州知府刘彝造“福寿沟”。
9、上洛山路: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于福寿路,东南止于高琰路。“上洛山”为传说中赣巨人活动地。
10、康宁街:南北走向。北起廉泉路,过福寿路,南止于上洛山路。寓“健康安宁”之意而名。
11、宗翰路:南北走向。北起高琰路,向东南过杨公路、东坡路,南止于章江北大道。纪念筑八境台者、北宋晚期赣州知府“孔宗翰”。
12、东坡路:东西走向。西起宗翰路,向东偏北过福寿路,东止于廉泉路。纪念八景文化开创者、宋代大词人“苏东坡”。
13、忠诚府街:南北走向。北起廉泉路与东坡路交汇处,南止章江北大道。因清朝赣州有“忠诚府”之誉而取名。
14、稼轩路:东西走向。西起廉泉路、东坡路、忠诚府街交汇处,向东偏北过文山路、南河路、东阳山路,东止章江北大道。纪念著名词人辛弃疾,以其字号“稼轩”命名。
15、文山路:南北走向。北起文明大道与杨公路交汇处,向南偏东止于章江北大道。以文天祥字号“文山”命名。
(二)站北新区
16、宣明楼街:东西走向。西起康定路、东止拜将台路。以赣州宋时名楼“宣明楼”名称命名。
17、慈云塔路:东西弓状走向。西起文明大道与八一四大道交汇处,后向东偏北过康定路、拜将台路、栎木坑路,再向东过宝福院路,止于双江大道。以赣州知名“慈云塔”名命名。
18、栎木坑路:东北西南弓状走向。东起双江大道北端立交附近,向西过宝福院路,再折向西南过慈云塔路,向南止于云山路。以当地“栎木坑”地名命名。
19、宝福院路:南北弓状走向。北起渡口路,向南偏东过栎木坑路、慈云塔路,再折向南偏西过云山路、拜将台路,再向西偏南与吉祥路、康定路交汇后,止于八一四大道。以赣州知名寺院“宝福院”命名。
20、双江大道:南北走向。南起市疾控中心附近在建的章江大桥,然后向北过八一四大道、拜将台路、云山路、慈云塔路,北止于与渡口路立交。取章江、贡江“双江”合流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