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雷电灾害防御
雷电灾害除了利用气象预警信息进行防御外,各级政府要支持气象部门建立和完善防雷装置设计技术审查、防雷装置检测、防雷装置施工质量跟踪检测和竣工验收等技术服务体系,组织实施责任区防雷装置设计审查、防雷装置检测、防雷装置施工质量跟踪检测和竣工验收业务。此外,还要开展责任区雷电灾害调查、雷电灾害鉴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
(三)干旱灾害防御
铜陵市伏、秋旱常年发生,影响范围广、危害重。
防治干旱,一是进一步搞好空中、地面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二是加强抗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开展地方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四)农业灾害防御
防治农业病虫害,一要加强气象与农业的合作,建立和完善病虫预测预报体系,强化病虫害的灾情监测预报工作,提高灾情预报准确率;二要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实施统防统治。
我市的低温冷冻害对主要粮经作物水稻、油菜等危害严重,是制约产品产质提高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预防低温冻冷害,要加强对低温冷害的预报研究工作,以市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合作建立作物生长期低温冷害的监测、诊断以及预报预警服务网络。
(五)地质灾害防御
我市是全省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高、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防御地质灾害,着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能力。市国土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及时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
(六)森林火灾防御
森林火灾是我市森林诸灾之首,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市林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加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研究,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测预报预警水平,增强科学预防和扑救的综合能力。
四、农村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按照农村气象信息的监测、预报、预警、发布、接收、防御的要求,重点加强五项任务建设。
(一)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全市加密自动气象站网建设
根据我市农村地理分布,建立不同级别的自动气象站。目前,已在全市新建设包括4要素(降水、气温、风向、风速)自动气象站4个、六要素(增加气压、湿度)2个,自动雨量站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