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三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避、救结合,综合防治,提高整体防灾减灾效果。

  四是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部门明确分工,地方分级负责,建立完善统一的农村气象公共服务体系。

  五是突出重点,集中有限资源,着重加强对主要灾害和重点受灾区域的防治。

  六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提高我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三)总体目标

  建设我市气象灾害监测、探测系统,大力发展精细化预报业务和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对影响我市的主要气象灾害活动规律、形成条件与机理、防御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完善我市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接受对象的农村气象综合接收平台,形成我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避害与趋利并举,建立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的监测、调查和影响评估的能力建设。

  (四)组织领导

  成立铜陵市农村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农委、水务局、广电局、财政局、组织部电教中心、气象局、县(区)政府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

  二、农村灾害天气信息的发布和接收

  按照我市地理气候特征、农村气象灾害分布特点,针对我市不同人群、不同接受对象,建立健全我市农村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发布、综合接收平台。

  (一)气象灾害的监测

  在我市广大农村建立布局合理的自动气象观测网,在乡镇一级建设气象信息站,畅通气象情报收集渠道,同时,积极争取中国气象局在我市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

  (二)灾害天气的预报

  农村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即农业气象预报,一部分是对农民生命财产有影响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即农村气象预警。

  从目前的预报能力来看,7天的气象预报已经有了较高的准确性,而广大农村至今还没有应用该产品。将7天的气象预报与农业气象相结合,可以较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