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08年度政务公开考评和编写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及依申请公开指南目录工作的通知


  2.考评方式

  自评、网上测评和考核相结合。

  3.考评程序

  政务公开考评实行分级负责制。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政务公开考评工作的领导,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对县(区)政府、市各政府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的考评;各县(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本级政府部门和乡(镇)、街道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市政府部门所属的公共事业单位考评由主管部门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

  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对政务公开年度考评工作作出部署;被考评单位对照考评项目及评分标准进行自评(见附件),并于2009年1月10日前将自评表和工作总结报送至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市行政中心南楼0701室,电话:5880287);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网上测评;市政务公开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进行考核。

  本次考评按照自评占20%、网上测评占40%、考核打分占40%的比值确定考评成绩,考评结果报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定。

  各县(区)可参照以上程序对本辖区内各单位政务公开情况进行考评,并于1月31日前将结果上报至市政务公开办公室。

  (五)考评结果运用

  1.考评所得分值按规定折算,纳入“效能建设”、“政风评议”等设定的分值的组成部分。

  2.按考评得分分类排序,并以适当的形式予以通报。

  二、编写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各单位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抓紧编写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于2009年1月31日前通过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等载体向社会公布,并书面报送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市行政中心北楼1510室,电话:5880179)。

  年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机构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结构和时效等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等载体建设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思路;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三、编写依申请公开指南和依申请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在2009年1月10日前完成对2008年各月依申请公开目录的编写,此后每月一编并通过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等载体向社会公布并存档。依申请公开指南包括申请条件、所需材料,申请书格式文本,办理工作流程,服务承诺等事项,可纳入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发布和更新;依申请公开目录包括政府信息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内容。县(区)政府信息公开主管机构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做好对二级单位相关业务的指导。

  附件:1.县(区)政务公开考评标准

  2.市直单位政务公开考评标准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1:
  县(区)政务公开考评标准

考评项目

分  项

分值

评分标准

自评分

组织领导

(15分)

落实组织领导

4

成立县(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成员职责确定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有文件)。

明确工作机构

4

设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推进、协调本辖区政务公开日常工作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有文件)。

有必要工作人员、办公经费和办公场所

4

工作人员、办公经费、办公场所适应工作需要

领导机构认真履行督促指导职责

3

有政务公开年度计划、目标、措施及组织实施办法定期召开领导机构会议或专题会,研究落实工作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指导督促下属部门和单位落实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政务

公开

(30分)

行政

权力

透明

运行

开展清理、确认、公示行政权力,组织编制行政权力目录工作。

3

明确不得行使未经法律规定或未经公示的行政权力,不得行使未编入目录的行政权力(有文件)。

部署绘制、公布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工作

3

有部署文件

加强电子政务,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3

有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的要求和措施

考评项目

分  项

分值

评分标准

自评分

政务

公开

(30分)

审批项目、便民服务项目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公开办理,实行首席代表制度。

3

除经批准外,审批项目一律进中心办理;面向公众的便民服务项目原则上进中心办理;首席代表有现场办理权、协调权、督办权;通过多种方式公开项目名称、设立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目录、办理程序、承诺期限、收费标准等内容。

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

3

积极做好“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准备工作

推进窗口标准化建设;拓展服务领域,优化内部运行流程,改善软硬件环境,打造政府综合服务平台。

2

有窗口标准化建设文件,窗口有告知单、服务指南、格式文本等资料;有打造政府综合服务平台的设想或措施。

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2

认真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意见》(皖政办〔2007〕48号),明确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范围,有部署、措施、保障。

规范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和产权交易等行为

6

各行业主管部门与所属招投标和采购等代理机构脱钩;建立统一的招投标(采购)服务平台;规范行业监管和交易行为。

推进单位财务、干部任用、考核奖惩等内部事务公开

2

已实施并有相应制度规范

示范点建 设

开展政务公开、办事公开示范点创建活动,制定示范点建设实施细则,发挥带动辐射作用。

3

有部署或创建方案及相应措施保障;有示范点建设标准文件;示范点在工作机制、公开内容、公开形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政府

信息

公开

(20分)

主动

公开

推进并规范编制、及时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2

有推进本辖区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举措,规范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规范主动公开工作程序

2

有相关文件资料

做好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发布工作

2

明确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有及时公开保障措施。

建立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澄清机制

2

有制度方案

考评项目

分  项

分值

评分标准

自评分

政府

信息

公开

(20分)

规范编制和及时更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2

有推进本辖区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举措,规范编制和更新本单位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明确依申请公开工作程序

2

及时在政府网站和相关查阅场所公布

依申请公开程序操作规范

2

明确受理场所、机构、人员,受理的申请在规定期限内办结,规范使用依申请公开的各类文书;有归档制度,卷宗有明确回复时间。

发布

协调

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发布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事先沟通、确认;公开可能影响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政府信息,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

2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公布协调机制运行程序,有征求意见文书档案。

保密

审查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在信息形成或者公文制作中增加公开方式审查程序,积极履行保密审查职责。

2

明确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内容,发挥保密工作机构的作用;无以保密为由拒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情形;无泄密行为。

年度

报告

及时、规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并报送上一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2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内容全面完整,每年1月31日前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公布并上报。

公开方式

(20分)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8

确定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等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发布主渠道,及时更新维护公开网栏目,在门户网站显著位置上有链接。

完善新闻媒体、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市政府热线电话、宣传橱窗、明白卡等传统公开方式。

5

在具体落实或操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考评项目

分  项

分值

评分标准

自评分

公开方式

(20分)

积极探索市民论坛、881数字电视、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有关会议等公开形式。

5

在具体落实或操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

2

查阅点应设置指示牌和使用须知,配备专用上网查阅设备,有具体工作制度,指定人员进行维护,免费向公众开放。

监督保障

(15分)

建立政务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

3

有制度规范文件,并公开发布。

构建并完善群众利益诉求受理办理机制

3

规范调查处理投诉举报,有受理、查处、反馈文书记录;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义务,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应有规范完整案卷;依法追究违法违纪人员责任。

开展政务公开学习培训,加强政务公开队伍和岗位工作能力建设。

3

有政务公开队伍建设安排及提高岗位工作能力的学习、培训、交流等举措;人事部门把政务公开列入公务员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大政务公开宣传力度

3

运用多种媒介宣传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开展政务公开实际效果调查活动,有实际效果和社会反映取得新进展的证明或说明材料。

及时报送政务公开工作动态信息

3

积极向市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报送政务公开动态信息;政务公开动态信息被上级政务公开简报等采用。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