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创新科技与产业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科技与人才结合的合作新模式,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一批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优秀企业家,大力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专门人才,营造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
(六)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确保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落实。充分利用国家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及金融机构的继续支持。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工作,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和储备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建立完善本项目库,市本级每年要完成10个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前期工作,每个县(市、区)每年要完成10个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要认真挖掘、储备一大批中小项目,为扩大招商引资、推进全民创业提供项目支持。完善重大项目协调领导机构,实行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制度,强化对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督查考核。规范实施备案制,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重大项目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项目的顺利建设。
(七)坚持环保联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坚决查处和关停耗能大、产能小、污染重、群众意见大的小型企业。加强新引进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督办力度,减少和避免水质污染。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严格水土保持执法,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建设,不断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加强教育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市高级中学、职教中心等项目;加强公共卫生项目建设,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中医院等项目;加强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抓好市体育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项目;抓好基层“两所一庭”等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环保和节能降耗项目建设,抓好污水垃圾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等项目;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抓好冶金、有色、电力、水泥、化工、制糖等行业一批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加快推进河池有色金属新材料园区和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每年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科技事业发展,提高全市各族群众的科技素质。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大对革命老区、大石山区、电站库区、少数民族地区等贫困区域综合治理的投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库区移民政策。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厂务、村务公开。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