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古村镇、古建筑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市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七、切实加强城镇经营管理
推进城镇化建设,经营管理是关键。牢固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思想,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市场经营的理念、求真务实的态度,切实做好经营城市大文章,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科学管理的城市经营管理新格局。
(一)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加大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强化城镇土地使用管理,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三个一”(一个渠道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出)的土地供应机制。依法推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制度,加强土地用途管理。充分利用土地出让、“退二进三”、土地置换等多种手段,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最大限度地增加土地收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引进外来资本,激活民间资本,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特许经营,彻底改变“以钱养人”的做法,推广“以费养事”的管理模式。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抓好城市形象建设,搞好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与管理。建立城镇建设融资平台,形成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
(二)城市管理要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充分发挥城区、街道、社区的作用,进一步引深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12319城建服务热线,推行科学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以治理城镇脏乱差为突破口,加强停车、交通、市场摊点、广告牌匾、小区物业的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出租客运市场,加大市容市貌、镇容镇貌的整治力度,树立现代文明城镇新形象。
(三)建立城镇应急保障体系,编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城镇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运行,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疾病以及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各类突发事件。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搞好人防工程建设,提高城镇公共安全的整体保障能力。
八、建立城镇产业支撑体系
推进城镇化,产业是基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照城镇功能定位要求,结合我市资源型城市的实际,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建立起强有力的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