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四、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

  住房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民生问题。要紧紧围绕“住有所居”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

  (一)完善住房供应结构。编制好住房建设规划,构建普通商品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适应各类人群需求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二)加快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货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保障方式,从2008年起市区和县城低保户中的住房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并做到应保尽保。从2008年起,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建设5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让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切实享受到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

  (三)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适应以人为本、同城待遇、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采取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办法,全面推开城中村改造工作,用三年时间完成50%以上城中村的改造任务。

  (四)启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工作。按照“省市全面指导、县市总体负责、乡村抓好落实”的精神,用八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今年先行抓好高平市400户农村困难群众的试点工作,2009年全面推开。每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补贴资金11000元,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4:3:3比例配套。

  (五)建设康居示范工程。依照国家有关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优选规划设计,完善使用功能,建设“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造价不高品质优”的节能环保型住宅,每个镇都要建成一个康居示范小区,县城和中心城市要力争建成几个省级、国家级的康居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提升我市的住房建设品位。

  五、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是完善功能、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电影院等教育、医疗、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城乡居民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和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一)着力推进学校、医院建设。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快本科大学建设进度,加快中小学基础教育学校建设,加快综合性、专业性医院建设,完善城镇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设施,保证每个乡镇有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中学、有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院,切实解决“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