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公布《2009年广西建设领域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应用技术目录》的通知

  由分水、合并、减路三项技术组成的单管(内多路)入户,随楼层上升而逐层减路变径的供水系统。符合一户一表,分户计量,水表出户的住宅供水工程的需求。


  新建八层以下住宅,以及旧房水表计量改造。

 


  153


  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应用技术


  对单独收集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通过添加经过筛选的微生物菌种、电加热保温,以及对温度、湿度、供氧量等参数的控制,提供微生物菌种的最佳生长环境,实现快速好氧发酵。处理后的固体残余物可作为有机肥料。有机垃圾降解达95%。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有机垃圾处理

 


  154


  新型建筑结构技术、施工技术


  现浇框架结构


  采用现浇框架,可以实现大开间住宅及较大柱网的一般公共建筑工程,配合使用轻质隔墙和保温外墙板技术,达到较好的使用功能,符合相关标准,综合效益好。


  12层以下民用建筑工程,抗震要求为6度时≤60米,7度时≤55米,8度时≤45米,9度时≤25米

 


  155


  密肋壁板结构住宅体系


  由密肋复合墙板与隐形框架装配现浇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隐形框架在多层建筑中按构造设计,小高层建筑中依据受力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楼板在多层建筑中可根据抗震设防烈度选用预应力空心板、密肋复合楼板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小高层建筑中均采用现浇。


  多层或小高层住宅的墙体结构

 


  156


  键槽节点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


  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板等作为基本结构构件,通过键槽节点,现场装配后用混凝土后浇,形成整体框架结构体系。由于采用预应力技术,可缩小构件截面,降低含钢量20%以上。构件在工厂生产,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施工方便快捷,减轻噪音污染,利于环保。


  多层建筑。采用预制柱时,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7度地区;采用现浇柱时,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8度地区。

 


  157


  轻型结构建筑体系(CL建筑体系)


  由CL墙板、实体剪力墙等组成,也可以用预制的CL网架(中间夹聚苯板),施工现场安装后浇注混凝土后形成“复合墙体”,构成集保温、隔热和受力于一体的建筑体系。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抗震性能,与砖混结构相比可扩大使用面积8%-10%,产业化程度较高。


  抗震设防裂度不超过8度的寒冷地区12层以下住宅建筑

 


  158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


  在混凝土空心砌块孔洞内配筋并灌注混凝土芯柱,构成配筋砌块剪力墙体系。楼板现浇,施工方便,造价低,符合抗震要求。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比,可降低造价,节约钢材,缩短工期。应用时需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按不同设防烈度适用于18层以下住宅

 


  159


  钢-混凝土混合住宅结构体系


  由钢框架与混凝土的楼梯间、电梯井等构成核心筒组成混合结构体系。钢柱采用H型钢柱、方钢管柱或圆钢管混凝土柱;梁可采用H型钢梁;内隔墙与外墙体采用轻质材料。结构自重轻,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其经济指标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当。应用时需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8度地区的7-15层住宅

 


  160


  新型建筑结构技术、施工技术


  钢框架住宅结构体系


  可分为H型钢柱、钢梁钢框架结构和钢框架加支撑结构两种类型。墙体可采用轻质材料。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良好,施工速度快。其经济指标略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需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钢框架结构不超过6层,住宅钢框架加支撑结构可用于7-15层

 


  161


  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楼板技术


  在楼(屋面)板内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可实现大跨度,可取消次梁,节约钢材,简化模板和钢筋施工工艺,提高结构性能。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筋和张拉的施工方便,综合经济效益好。


  大开间住宅、大柱网公共建筑的楼盖结构

 


  162


  现浇有粘结预应力楼盖技术


  在框架梁内配置有粘结预应力筋,可实现大柱网建筑平面(在楼板内也可取消次梁,采用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平板),减少用钢量,减少混凝土用量,降低结构梁高,综合经济效益好。


  大柱网公共建筑工程

 


  163


  现浇空心或夹芯楼板技术


  可采用空心(薄壁筒永久性芯模)或夹芯材料作填充用于现浇楼板,形成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对大跨度楼(屋)盖结构也可应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高变低、自重轻,隔声和保温效果好,楼板平整,不用二次抹灰,节省工期和成本。板总厚为160-500mm。应用时需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大开间住宅、大柱网公共建筑工程

 


  164


  大开间预应力装配整体式及预制整体式楼板技术


  采用高强钢丝、钢绞线制作预应力预制薄板,并采用加强互相连接的构造措施,加浇混凝土后形成装配整体式及双向受力的叠合式楼板。与现浇混凝土楼板比,钢筋用量可节省30%,混凝土用量节省20%-25%,节约模板、工期短、方便施工。具有大开
  间、延性好、挠度小、裂缝控制性能好等特性。


  民用建筑中大开间楼板结构

 


  165


  预应力倒T形薄板叠合楼盖技术


  预应力倒T形薄板由工厂制造,现场安装施工后在其上敷设钢筋浇灌混凝土,形成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其强度、刚度等均优于现浇混凝土楼盖,从而节省了模板,减少了钢筋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综合成本可降低10-15%。


  抗震设防裂度不超过8度地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盖

 


  166


  复合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倒扁梁楼板(预应力混凝土夹层板)技术


  由上下层薄板(含暗肋)和夹芯层组成的楼盖结构体系。暗梁和暗肋中配有预应力筋;夹层板的上下层和夹芯块在浇灌混凝土时,采用“二次浇灌、一次成型”;夹芯块为结构用增强憎水膨胀珍珠岩芯板,其容重≤400kg/m3,相对于实心平板楼盖结构减轻自重38%;可降低结构层高,在建筑总高度不变的条件下,可增加楼层数,扩大使用面积;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具有良好的隔音、保温功能。


  多层、高层民用建筑的楼盖和上人屋面,以及要求屋顶或层间隔音、保温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167


  新型建筑结构技术、施工技术


  无收缩预应力混凝土高性能灌浆材料应用技术


  基于流变学原理和水泥的水化机理,在灌浆料中掺入超塑化剂,大幅度降低灌浆料中混合体系的屈服剪应力和塑性粘度;采用分子结构设计的原理,优选出适合于灌浆料的新型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大幅度提高其假塑性,通过发气和固相体积膨胀的双重技术,在灌浆料的不同时期产生适度膨胀,以补偿由于水泥水化产生的收缩,改善水泥石孔结构,在提高灌浆料的体积稳定性的同时改善其耐久性。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168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技术)


  具有定型的主框架和定型的底部支撑水平框架的架体,附着在在建工程上,带有升降机构,可以自行升降。可用于剪力墙、框剪、框架、筒体等高层结构的施工,适应性广。并可根据建筑物结构和施工的要求进行整体、多跨和单跨任意组合;可用电动设备、液压设施实现升降。能节约材料、节约人工、机械使用费,缩短施工工期;升降、防倾及防坠装置安全可靠。该类技术的设计、构造、升降、同步、防坠、防倾,均应符合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和《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文)的规定。


  高层、超高层建筑外脚手架

 


  169


  装配式活动房屋技术


  主要以轻型型钢材料作为房屋主钢骨架结构,采用彩色薄钢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组合而成的夹芯板或防火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组合而成的夹芯板作为房屋墙体和屋顶材料,进行现场组合装配的新型建议房屋。具有防火、防水、保温、隔热、抗震性好等特点,具有标准构配件、标准模块、装配通用性好等特点。


  作为建筑工地临时建筑,还可
  用于赈灾抢险的临时建筑



  2009年广西建设领域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应用技术目录
  限制应用部分

序号

领域

技术名称

说明

限用范围

1 

保温材料

外墙保温浆体材料

由于保温浆体材料的导热系数偏大,用于内保温受热桥影响很大,同时大多数保温浆体材料质量不稳定,现场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在工程上可接受的保温层厚度范围内,单独使用很难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外墙平均传热系数限值的规定。

夏热冬冷地区不宜用于内保温

2 

吸水性强的松散材料保温层和现浇水泥膨胀珍珠岩(蛭石)整体保温层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规定淘汰吸水性强的松散材料保温层和现浇水泥膨胀珍珠岩(蛭石)整体保温层。

不得用于民用建筑屋面保温工程

3 

门窗

无预热功能焊机制作的塑料门窗

依据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发布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公告》(建设部2001年27号公告)

夏热冬冷地区的房屋建筑

4 

中空玻璃塑料外平开窗

采用老化时间≥6000h的S类未增塑聚氯乙烯多腔体窗型材配中空玻璃制成。抗风压强度P≥2.5kPa,气密性q≤1.5m3/(m·h),水密性△P≥250Pa,隔声性能Rw≥30dB,传热系数K≤2.8W/(m2·K),并符合当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采用三元乙丙胶条密封。为保证型材与不同五金件连接强度满足各自功能实现所需的要求,应采用增强型钢或内衬局部加强板等加强措施。

仅适用于多层建筑

5 

断热铝型材中空玻璃外平开窗

用断热铝型材和中空玻璃制成。抗风压强度P≥2.5kPa,气密性q≤1.5m3/(m·h),水密性△P≥250Pa,隔声性能Rw≥30dB,传热系数K≤3.0W/(m2·K),并符合当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采用三元乙丙胶条密封。为保证型材与不同五金件连接强度满足各自功能实现所需的要求,应采用增强型钢或内衬局部加强板等加强措施。

仅适用于多层建筑

6 

门窗

断热钢型材中空玻璃外平开窗

用断热钢型材和中空玻璃制成。抗风压强度P≥2.5kPa,气密性q≤1.5m3/(m· h),水密性△P≥250Pa,隔声性Rw≥30dB,传热系数K≤3.0W/(m2· K),并符合当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采用三元乙丙胶条密封,为保证空腹型材与不同五金件连接强度满足各自功能实现所需的要求,应采用增强型钢或内衬局部加强板等加强措施。

仅适用于多层建筑

7 

彩板型材腔内填充发泡聚氨酯中空玻璃外平开窗

在彩板型材内腔填充发泡聚氨酯配中空玻璃制成。填充聚氨酯后,可消除腔内空气对流和热辐射带来的热损失。采用暖边复合中空玻璃胶条。抗风压强度P≥3.5kPa,气密性q≤1.5m3/(m·h),水密性△P≥250Pa,传热系数K≤3.0W/(m2·K)。

仅适用于多层建筑

8 

非中空玻璃单框双玻门窗

依据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发布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公告》(建设部2001年27号公告)

不得用于城镇居住建筑

9 

单腔结构型材的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

任何开启形式的单腔结构型材的PVC塑料窗均不能保证排水性能和保温性能

不得用于城镇民用建筑

10 

非断热金属型材制作的单玻窗

在《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基础上,扩大了限用范围。

不得用于民用建筑

11 

32系列实腹钢窗

12 

25系列、35系列空腹钢窗

13 

 

给排水管件及处理技术

 

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

 

在《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基础上,扩大了限用范围。

 

在《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基础上,扩大了限用范围。

 

不得用于民用建筑

14 

给排水管件及处理技术

坐便器(>9L)

15 

冷镀锌钢管

16 

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

17 

灰口铸铁管材、管件

依据《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

不得用于城镇供水、燃气等市政管道系统。口径>400mm的管材及管件不允许在污水处理厂、排水泵站及市政排水管网中的压力管线中使用。

18 

平口、企口混凝土排水管(≤500mm)

不得用于城镇市政污水、雨水管道系统

19 

平流式沉砂池

不得用于规模≥10000m3/d而且环境要求较高的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

20 

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技术领域

混凝土现场拌制

依据《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

不得用于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由当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布具体实施内容。

21 

非滚动轴承式滑轮

依据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发布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公告》(2001年27号公告)

不得用于房屋建筑的推拉门窗(纱窗除外)

22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

不得用于防水等级为I、II级的建筑屋面及各类地下防水工程

23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

在《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基础上,扩大了限用范围。

不得用于防水等级为I、II、Ⅲ级的建筑屋面及各类地下工程防水工程

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

技术领域

 

聚乙烯膜层厚度在0.5mm以下的聚乙烯丙纶等复合防水卷材

依据《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

不得用于房屋建筑的屋面工程和地下防水工程,除上述限制外,凡在屋面工程和地下防水工程设计中选用聚乙烯丙纶等复合防水卷材时,必须是采用一次成型工艺生产且聚乙烯膜层厚度在0.5mm以上(含0.5mm)的,并应满足屋面工程和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25 

仿瓷内墙涂料(以聚乙烯醇为基料掺入灰钙粉、大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