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水、合并、减路三项技术组成的单管(内多路)入户,随楼层上升而逐层减路变径的供水系统。符合一户一表,分户计量,水表出户的住宅供水工程的需求。
|
新建八层以下住宅,以及旧房水表计量改造。
|
153
|
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应用技术
|
对单独收集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通过添加经过筛选的微生物菌种、电加热保温,以及对温度、湿度、供氧量等参数的控制,提供微生物菌种的最佳生长环境,实现快速好氧发酵。处理后的固体残余物可作为有机肥料。有机垃圾降解达95%。
|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有机垃圾处理
|
154
|
新型建筑结构技术、施工技术
|
现浇框架结构
|
采用现浇框架,可以实现大开间住宅及较大柱网的一般公共建筑工程,配合使用轻质隔墙和保温外墙板技术,达到较好的使用功能,符合相关标准,综合效益好。
|
12层以下民用建筑工程,抗震要求为6度时≤60米,7度时≤55米,8度时≤45米,9度时≤25米
|
155
|
密肋壁板结构住宅体系
|
由密肋复合墙板与隐形框架装配现浇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隐形框架在多层建筑中按构造设计,小高层建筑中依据受力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楼板在多层建筑中可根据抗震设防烈度选用预应力空心板、密肋复合楼板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小高层建筑中均采用现浇。
|
多层或小高层住宅的墙体结构
|
156
|
键槽节点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
|
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板等作为基本结构构件,通过键槽节点,现场装配后用混凝土后浇,形成整体框架结构体系。由于采用预应力技术,可缩小构件截面,降低含钢量20%以上。构件在工厂生产,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施工方便快捷,减轻噪音污染,利于环保。
|
多层建筑。采用预制柱时,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7度地区;采用现浇柱时,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8度地区。
|
157
|
轻型结构建筑体系(CL建筑体系)
|
由CL墙板、实体剪力墙等组成,也可以用预制的CL网架(中间夹聚苯板),施工现场安装后浇注混凝土后形成“复合墙体”,构成集保温、隔热和受力于一体的建筑体系。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抗震性能,与砖混结构相比可扩大使用面积8%-10%,产业化程度较高。
|
抗震设防裂度不超过8度的寒冷地区12层以下住宅建筑
|
158
|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
|
在混凝土空心砌块孔洞内配筋并灌注混凝土芯柱,构成配筋砌块剪力墙体系。楼板现浇,施工方便,造价低,符合抗震要求。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比,可降低造价,节约钢材,缩短工期。应用时需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
按不同设防烈度适用于18层以下住宅
|
159
|
钢-混凝土混合住宅结构体系
|
由钢框架与混凝土的楼梯间、电梯井等构成核心筒组成混合结构体系。钢柱采用H型钢柱、方钢管柱或圆钢管混凝土柱;梁可采用H型钢梁;内隔墙与外墙体采用轻质材料。结构自重轻,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其经济指标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当。应用时需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
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8度地区的7-15层住宅
|
160
|
新型建筑结构技术、施工技术
|
钢框架住宅结构体系
|
可分为H型钢柱、钢梁钢框架结构和钢框架加支撑结构两种类型。墙体可采用轻质材料。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良好,施工速度快。其经济指标略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需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
钢框架结构不超过6层,住宅钢框架加支撑结构可用于7-15层
|
161
|
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楼板技术
|
在楼(屋面)板内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可实现大跨度,可取消次梁,节约钢材,简化模板和钢筋施工工艺,提高结构性能。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筋和张拉的施工方便,综合经济效益好。
|
大开间住宅、大柱网公共建筑的楼盖结构
|
162
|
现浇有粘结预应力楼盖技术
|
在框架梁内配置有粘结预应力筋,可实现大柱网建筑平面(在楼板内也可取消次梁,采用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平板),减少用钢量,减少混凝土用量,降低结构梁高,综合经济效益好。
|
大柱网公共建筑工程
|
163
|
现浇空心或夹芯楼板技术
|
可采用空心(薄壁筒永久性芯模)或夹芯材料作填充用于现浇楼板,形成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对大跨度楼(屋)盖结构也可应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高变低、自重轻,隔声和保温效果好,楼板平整,不用二次抹灰,节省工期和成本。板总厚为160-500mm。应用时需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
大开间住宅、大柱网公共建筑工程
|
164
|
大开间预应力装配整体式及预制整体式楼板技术
|
采用高强钢丝、钢绞线制作预应力预制薄板,并采用加强互相连接的构造措施,加浇混凝土后形成装配整体式及双向受力的叠合式楼板。与现浇混凝土楼板比,钢筋用量可节省30%,混凝土用量节省20%-25%,节约模板、工期短、方便施工。具有大开
间、延性好、挠度小、裂缝控制性能好等特性。
|
民用建筑中大开间楼板结构
|
165
|
预应力倒T形薄板叠合楼盖技术
|
预应力倒T形薄板由工厂制造,现场安装施工后在其上敷设钢筋浇灌混凝土,形成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其强度、刚度等均优于现浇混凝土楼盖,从而节省了模板,减少了钢筋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综合成本可降低10-15%。
|
抗震设防裂度不超过8度地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盖
|
166
|
复合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倒扁梁楼板(预应力混凝土夹层板)技术
|
由上下层薄板(含暗肋)和夹芯层组成的楼盖结构体系。暗梁和暗肋中配有预应力筋;夹层板的上下层和夹芯块在浇灌混凝土时,采用“二次浇灌、一次成型”;夹芯块为结构用增强憎水膨胀珍珠岩芯板,其容重≤400kg/m3,相对于实心平板楼盖结构减轻自重38%;可降低结构层高,在建筑总高度不变的条件下,可增加楼层数,扩大使用面积;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具有良好的隔音、保温功能。
|
多层、高层民用建筑的楼盖和上人屋面,以及要求屋顶或层间隔音、保温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
167
|
新型建筑结构技术、施工技术
|
无收缩预应力混凝土高性能灌浆材料应用技术
|
基于流变学原理和水泥的水化机理,在灌浆料中掺入超塑化剂,大幅度降低灌浆料中混合体系的屈服剪应力和塑性粘度;采用分子结构设计的原理,优选出适合于灌浆料的新型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大幅度提高其假塑性,通过发气和固相体积膨胀的双重技术,在灌浆料的不同时期产生适度膨胀,以补偿由于水泥水化产生的收缩,改善水泥石孔结构,在提高灌浆料的体积稳定性的同时改善其耐久性。
|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
168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技术)
|
具有定型的主框架和定型的底部支撑水平框架的架体,附着在在建工程上,带有升降机构,可以自行升降。可用于剪力墙、框剪、框架、筒体等高层结构的施工,适应性广。并可根据建筑物结构和施工的要求进行整体、多跨和单跨任意组合;可用电动设备、液压设施实现升降。能节约材料、节约人工、机械使用费,缩短施工工期;升降、防倾及防坠装置安全可靠。该类技术的设计、构造、升降、同步、防坠、防倾,均应符合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和《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文)的规定。
|
高层、超高层建筑外脚手架
|
169
|
装配式活动房屋技术
|
主要以轻型型钢材料作为房屋主钢骨架结构,采用彩色薄钢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组合而成的夹芯板或防火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组合而成的夹芯板作为房屋墙体和屋顶材料,进行现场组合装配的新型建议房屋。具有防火、防水、保温、隔热、抗震性好等特点,具有标准构配件、标准模块、装配通用性好等特点。
|
作为建筑工地临时建筑,还可
用于赈灾抢险的临时建筑
|